大学生要“谋食”还要“谋道” 大学教育的目标,决不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竺可桢 “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 1936年9月18日,竺可桢在与新生的谈话会上这样问学生;70余年后的今天,这著名的“两问”,依然启发着每个浙大学子。 竺校长是给出了答案的。他说,第一,诸位求学,应不仅在科目本身,而且要训练如何正确地训练自己的思想;第二,我们人生的目的是在能服务,而不在享受。 竺可桢用自己的言行,让人们记住了他的“两问”,也记住了他给出的答案。 竺可桢甫一上任,第一次召开校务会议就提出大学各学院一年级不分系的建议,以避免学生过早地进入专业学习而忽视了基础。苏步青、钱宝琮、王淦昌等教授常给新生上课,因为竺可桢要求“第一等的教授”亲自到教学第一线。 1938年8月,在竺夫人张侠魂女士和二儿竺衡葬后的第3天,浙大告别安居半年的江西泰和,开始迁往广西宜山。有一支队伍由19个学生组成,管理500件行李,走水路。因为听传闻说有敌军来,学生弃舟上岸顾自奔逃,导致一船行李全部丢失。行李最终找回来了,但竺可桢对此事深以为耻。在大会上批评学生,声色俱厉。“事先已知三水危急而贸然前往是为不智;临危急又各鸟兽散,是为不勇;眼见同学落水而不视其至安全地点各自分跑,无恻隐之心,是为不仁。” 宜山时期,是浙大西迁过程中最艰难的时刻。1938年11月,在一次校务会议上,竺可桢正式提议将“求是”定为浙大校训。 在竺可桢的心目中,“求是”的精神应包括:(1)不盲从,不附和,一切以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2)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3)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 他希望大学生能成为一个地方的楷模,成为一般人士的表率,能做到不仅“谋食”,而且“谋道”。“凡是有真知灼见的人,无论社会如何腐化,政治如何不良,他必独行其是。”他经常引用古今中外的进步思想勉励和教育学生。 浙大工学院学生刘奎斗,两度投笔从戎,参战抗日。每次走,竺可桢送他;每次回来,竺可桢为他接风。数十年后,刘奎斗捐款在浙大建造了竺可桢国际教育大楼。一直到去世,刘奎斗的书房中,都挂着竺可桢的像,与祖上的画像挂在一起。每逢初一十五,他总不忘拜一下。 1946年,竺可桢“带”浙大回到杭州。 1949年,竺可桢60岁了。3月6日,浙大学生自治会为校长60寿辰举行祝寿晚会,学生为竺可桢做了一面旗,上面写了4个字——浙大保姆。 但没过多久,竺可桢辞别了家人和浙大,走了。日记记载的时间是1949年4月29日。 几天后,竺可桢和上海市民一起迎接了上海的解放。10月1日,竺可桢在天安门城楼见证了开国大典。新中国也给竺可桢个人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作者:张冬素 图片由浙大新闻办提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