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易经》的误读及其它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北京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现在说起《易经》的哲学思想来,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认为它即是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易经》的思维也被冠之为辩证思维,中国民族的思维方式也以辩证性而区别于西方的静止的形而上学。甚至不只是对于《易经》,包括对老子的“福祸相倚”、“反者道之动”等重要思想,很多人都是用“朴素的辩证法”一词含而括之的。其实,《易经》,包括道家思想,向来就不是辩证法,它们与泊自西方的“辩证法”有着很大的区别,它们的不同深刻地反映着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观念。
    客观地讲,我们确实可以从《易经》的阴阳观念、变易观念中看到矛盾、变化、发展等辩证法观念的影子。正是它们使两种思想体系的“似是”最后沿袭成了它们之间的“就是”。于是乎几千年从来没有被称作“辩证法”的《易经》被戴上了一顶“辩证法”的帽子。这实在是对《易经》哲学的一个极大的曲解。
    现实理论研究中,有一种将辩证法庸俗化的倾向,似乎处处皆可套用辩证法。辩证法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但不能将之解释到一切领域,而且对它的运用必须与唯物论结合起来。如果辩证法成为一种哪说哪是理的浑圆无缝的方法,那么,它也就变成了一种庸俗的扯皮哲学,一种耍玩概念的语言游戏。特别是在现实的实践中,若人们不能将唯物论与辩证法很好地结合起来,相反却将二者割裂开来的时候,当方法当脱离了对现实的准确掌握而只剩下抽象的道理时,就更显空洞了。如“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等等类似的话语毫无针对性可言。其中“既不能……,又不能……”格式几乎成为了一种最具特征性的辩证法的表述格式,一种空洞无物的形式,一种以空言为实的套语。理论界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如“我们要吸取所有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新理论”等等。而结果是大家争论了一番之后,什么理论也没有创造出来。辩证法的这种结果,与它的被形式化、庸俗化有着直接的关系。(石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