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人物 >

邓之诚先生评传(4)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北京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华二千年史》一书,都二百余万言。先生在国史编纂处于负责民国史纂辑之公暇,即已开始着手进行,先成《南北朝风俗志》一篇。后因在北京大学史学系开设中国通史一课,为教学需要,乃并力撰写,作为教本印行,名之为《中国通史讲义》。既至燕京大学后,先生复大力扩充补辑。乃仿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前编之旨,断自秦始。从秦以后,约分;秦汉三国为一时代,两晋南北朝为一时代,隋唐五代为一时代,宋辽金夏元为一时代,明清为一时代,厘为五卷。凡历六七寒暑,前后修改不下六七次。直至1933年秋,才完成宋元部分,明清部分迄未完编。先生《叙录》有云:“世无司马光之才,二千年之事,正史、杂史,次及史事记载、考证之书,浩如烟海,当如何纠集,而后不致贻误来学。”又云:“所采原书,遍加雠对,并细检书名、卷数、著者姓名,其他又小有是正。”“敢云实事求是,不欲自误误人,则可自信者也。”当时国事日亟,浅薄者废史不观不讲,先生尝谓“靖康之祸,昔人以为其原在于宋人之不读史”,用是苦心孤诣地提倡读史,读史必先读正史,旨在欲使青年学子通观历代兴亡史实始末,识其成败得失与诒谋臧否,庶几不至有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训。章太炎先生复书所云:“鄙人提倡读史之志,本为忧患而作。顷世学校授课于史最疏,学者讳其伧陋,转作妄谈,以史为不足读。”又云:“总由史部繁富,躁人不及审观,而又耻其不知,故不惮多为妄论以摧破之;今欲使学校中历史一课得以稍稍振起其事,益不可视以史书只宜于阅读,不宜于演讲也”,与先生提倡读史讲史之旨正复符合,足以互相发明。抗战前,先生这部《通史讲义》被商务印书馆选为“大学丛书”之一种,易为今名《中华二千年史》,先付排上、中两册,交由上海该馆出版,公开发行。中经太平洋战争,罢讲中辍者又数年。直到1955年,先生重理旧业,始将下册明清史部分补纂编成完书。先生初意明清史部分三十余万言足以了之,不意编成后,清史部分即逾六十万言,而所删削者已十余万言,尚未计在内,仍增多一倍,已无法再减。全书求明历代封建王朝治乱兴亡之迹,倡经世致用之学,总结封建统治者政绩谠论,藉供后人各取所需。善读者得产先生之以生民来世为怀,不善读者仅视为西洋式资料书之范本,近似推崇而实不悟先生述作之旨趣所在也。 
    先生于书无所不窥,尤喜钞书、印书;在执教燕京大学二十余年中,为燕大图书馆和哈佛燕京学社审核鉴定的善本、孤本、稿本或传钞本,不下数十百种。先后选出校印的有:《佳梦轩丛著》,手稿本,凡十一种,经先生考定,知为道光年间宗室奕赓所著。此稿初无总名,因其中偶署有“佳梦轩”字样,先生为题今名。我们知道,有清一代文网綦严,清人讳言当代事,于满洲习俗尤讳莫如深,并一代朝章国故亦甚少过问,有之亦语焉不详,更谈不上写成专书,公之于世了。象宗室昭连所著《啸亭杂录》和震钧(后更名唐晏)所著《天咫偶闻》两书,最为诹清故者所称道,然比起奕赓亲身经历、闻见真切而写成的这部书来,似乎有好些地方又不止稍逊一筹而已。又如《万历三大征考》,传钞本,不分卷,一册,明末茅瑞征著。先生据《明史·艺文志》只著录《三大征考》而不及《东夷考略》,推断二书实为一书。时人有怀疑先生所推断为妄谈者,后来访知上海南洋中学所藏明天启刻本《万历三大征考》附《东夷考略》共二册,正是一书,得到了原书证实。又如《汪悔翁乙丙日记》,手稿本,系江宁人汪士铎于太平军既破南京后,留居城中,身亲目击,所记咸丰五、六两年的日录。字迹行草细密,讹夺杂出,殊不易辨认。先生躬身手订校正,并为之付印刊布。虽书中有不少诋毁太平天国的字句,如称“贼”或“洪贼”等,为了保持原书本来面目,不复代为删改。其中所记多为官书所不详,远比耳食余闻为可佐证,不失为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一部较有史料价值的参考书;而且该书洞彻世情,类多灼见,其论致乱之原,谓由于“应办不办之事,应杀不杀之人,充塞乎山林郡邑之间”,诚切中道咸间之时弊。又如《神庙留中奏疏汇要》,四十一卷,明传钞本,董其昌撰。董以书法擅名,又有民抄董宦之事,后世鲜知其尝留心朝政大事。先生认为《汇要》一书万历一朝之事粲然具备,尤以所录兵事最详,吏、户次之,显然董所注目者东事之外,当为三大征之役,每事首尾胪列,议论亦较持平。1937年燕京大学图书馆为之校定刊布,供明清史研究工作者参考。他如明末人张萱所著《西园闻见录》,一O七卷,三山陈氏居敬堂抄本,先生亲嘱门人陈矩孙(絮)从闽中负载抵京,转让于蒸京大学图书馆者。这次整理付印,先生又据顺德李氏光绪年间传钞本加以一一对校,于1940年由哈佛燕京学社出赀付排,从而使这部只有少量几部钞本的书得以大量流传于世,而书中所纪多为今所罕见之书,不但可以和沈德符所著的《万历野获编》相媲美,其参考价值也许还要更大一些。至于先生自己印行的清末人胡延《长安宫词》和王闿运《祺祥故事》,均系当时人纪当时政局之大事,可以补证史文之阙,列为引《旧闻零拾》小丛书中的两种。就是在解放后五十年代,中华书局出版的明末清初人谈迁著的《北游录》以及康乾人萧爽龄著的《永宪录》,也都是由先生提供自己所藏的五石斋钞本。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于1958年排印的《锡良奏议遗稿》(手稿本),北京出版社于1982年出版的崇黻臣所著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传钞本)亦都是由先生提供的。先生一生与钞书、印书为缘,先后印书大小十数种,又屡为人校雠,且代之作序作跋,自己所藏钞本秘籍,也多付之排印,不稍吝惜。此事最足为法,不特表章往哲,彰阐幽微;更重要的是,保存了孤本,流通了古籍,为祖国文化学术事业做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