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以瑾 首都,海淀,中关村…… 在外人看来,中关村一小似乎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是一所可以安享盛誉的名校。然而,当一所学校被称为“名校”时,人们更多的是在谈论她的成就、荣誉以及享有的资源,这些并不会必然带来与名校相符的教育品质和社会效益。 在中关村一小校长刘畅看来,名校如何发展不仅是一场“保卫战”,更是一次寻求创新和超越的“突围”。 “学校发展本质上是如何理解、解决人最终发展的问题,是解放人的问题。学校教育有无生命活力要看每个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有没有得到充分激发和开掘”。 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出发,中关村一小确立了“自主发展,主动适应”的办学理念,希望通过打造高效、优质的教育活动,充分挖掘每一个人的潜能,追求生命个体的多元价值,把名校的可持续发展落实为“促进每一个中关村一小人的发展”。 自主管理,把管理权下放给管理对象 实行管理权下放的“项目管理”,为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资源支持和个性化服务,减少了部门间的扯皮、内耗,有效地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2003年,刘畅接任中关村一小校长,开始制定学校长期发展规划。为了提高管理的实效性,刘畅首先从机制改革入手,取消制约管理的层级式领导方式,实行管理权下放的“项目管理”,打破校区、部门的界限。学校成立了“教师专业发展研修中心”、“校本课程研究中心”和“学生成长服务中心”,为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资源支持和个性化服务,减少了部门间的扯皮、内耗,有效地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刘畅非常推崇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名言:“能够增大的资源只能是人力资源。在人类所有能够运用的资源中,只有人才能生长和发展。”在她推动下,学校为每位教师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通过鼓励教师自主选择研究课题、自主申报“科研老板”、自我推荐做论坛坛主等一系列举措,促进教师的自我认同,为教师个体的成长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并大量征集教职工提案,让全体教师以不同的形式参与领导管理,参与学校的发展改革。2006年,有教师提案建议为每个班级安置小书架,增加图书馆藏书,开阔教师视野……针对这些意见,学校出台一系列举措:在每个年级开设阅读课,在楼道中设置书架,课余学生可以自由地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开放的环境,流动的资源,吸引了学生、老师和接送孩子家长的驻足。 压缩管理层次,由“金字塔”管理模式过渡到“扁平化”管理模式,是学校改革的又一次尝试。在学校统一管理和领导之下,实行组长负责制,让年级组长成为年级这个“中型学校”的“校长”。在一个年级中任命年级组长一名、教研组长一名,两人相互帮助和促进,全面负责年级的管理工作。年级组长是年级教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拥有对教师工作进行协调的权力,以及对教师的师德素养、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的权力;教研组长是各学科教学研究的带头人,负责本教研组的教学活动,拥有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考核权,以及对教师教学任务完成质量的评价权力。此外,学校还为每一个年级组配备了一个固定的“下组”领导,要求他们平时“沉”到组里去,了解学生动态和教师的困难与需求,为年级组长和教师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刘畅比较看重教师个性,在学校管理中非常注意鼓励教师个性的发展。每个学年末,所有教师都会收到一份“岗位意向表”,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专长与兴趣,填写下一学年的工作意向。学校借此了解每一位教师的发展需求,在工作安排上能够从教师的愿望出发,在解决每一位教师后顾之忧的同时,使工作安排更有针对性,也使工作效率有了整体性的提升。 “管的目的是为了不管,不管的前提是自发,自发的结果是无为而治,这是自主管理的最高境界。”在推行“自主管理”制度的同时,刘畅也十分注重学校非制度文化的建设,包括学校领导的工作方式、工作作风,教职员工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等,倡导“人人皆可为领导,处处需要领导力”的发展理念。 自主发展,让教师主导自己的发展之路 每位教师要有发展的愿望和需求,做学校发展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教师在自身基础上有提高就是进步,要努力“跳出不同的井底”。 “做最好的我”是中关村一小的核心价值观。为了使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教育幸福,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学校一直在努力构建一个自主学习、自主实践、主动互助、主动分享的师生发展共同体。 刘畅认为,教师自主发展是一个基于个体需求之上的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成就最好自我的过程,教师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这是正常的,不可能达到同一个发展水平。基于这种认识,中关村一小提倡每位教师要有发展的愿望和需求,做学校发展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教师在自身基础上有提高就是进步,要努力“跳出不同的井底”。课改几年来,中关村一小逐步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教、学、研、协”同期互动式的校本研修模式,从而实现教学、学习、研究、协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教学——校本研修的基点 学校成立了“专家工作室”,每周请来各学科专家给教师的课堂“把脉”,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中的困惑和问题。“教学日”学校各个学科自主开展的教学研讨活动,是基于各个教研组“以课例为载体”或“以问题为核心”的专题研讨。学期初由教研组拟出研究主题,在活动中,大家根据主题开展研究,共同备课、听课、评课,并进行广泛的互动。 此外,学校还组织教师进行多种课例研讨活动,提升他们的执教能力。“同课异构”活动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在“二轮课”活动中,教师和专家一起备课、上课、评课,然后再备课、上课、评课,多次执教同一篇课文。“阶梯课”是让同一年级组教师整合教育资源,将一节课备“精”,然后由一名教师上课,其他教师通过听课提出改进意见,为下一位教师上好此课奠定基础,最后再由另一位教师根据改进意见授课。 学习——校本研修的关键 学习是教师完善自身修养、提升理论水平、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形式的重要途径,现代学校尤其需要有自主学习习惯的教师。为了使教师真正养成读书的习惯,认识到读书能使智慧闪光、使心灵激越、使素质提高,刘畅把“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作为对教师的要求与勉励,把“创建书香校园,成就书香教师”作为目标,开 展了“名师课堂”、“阅读工程”、“外派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师学习活动。 “名师课堂”针对教师的研究需求,以某一主题贯穿,每学期邀请三至四位名师或者专家走进学校,进行系列讲座。“阅读工程”从2004年开始,学校每学期为教师推荐优秀书籍,要求教师撰写读书笔记、书评、反思;引导教师从读理论书、专业书、专家的书,到读专业以外的书,不断拓展教师阅读的深度及广度;鼓励教师组织读书小组、读书俱乐部,并开展全校性的读书交流活动。“外派学习”是指学校不仅鼓励教师们“走出去”参加各级各类专业研讨会,还把出国进修作为一种奖励措施,定期派出骨干教师和学科组长到新加坡南阳小学进行短期进修。 研究——校本研修的核心 在课程改革进程中,中关村一小基于自身发展需求,大力进行校本研究,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沃土和不尽的源泉。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困惑、问题,经过理性的梳理、提炼,成为校本培训的主要课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不再作为被动者接受他人的教诲,而是以“主体人”的角色参与教学研讨,和同伴一起,体验问题的提出、反思和解决的全过程。这种体现教师主体价值的研究形式,激发了教师潜在的能量。刘畅的总结是:“每人都是一粒火种,通过彼此碰撞,能够闪出耀眼的光芒。” 平时,学校引导教师从身边小事入手,从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入手,进行反思和记录,撰写“每周一得”,使教师经常与自我保持专业对话。学校还在每学期期末组织不同主题的“教师论坛”,教师们带着平时自主研究的成果欢聚一堂,排解工作压力,分析教学问题,分享彼此的教育故事。 协同——校本研修的保障 为了解决“一校三址”给教育教研活动带来的困难,中关村一小建立了多介质协作的共同体。 作为“教、学、研、协”同期互动校本教研模式的延伸,学校在“外引专家”的同时,提出“伙伴互助行动计划”,包括三个层面的互助:一是教研组内的学科教学层面的研讨式互助;二是面向全体教师梯队的“网络式”互助;三是教研组间打破学科界限的横向专业化互助。此外,学校还组织不同学科的教师开展专业性讲座、提供专业化帮助,例如美术教师为全校教师开展简笔画基本技巧的讲座,计算机组的教师主讲绘声绘影软件的应用,并指导教师建立个人博客,等等。 为了充分发挥名、特、优教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学校实施了“四三二一”工程,改变过去的平面培养模式为立体、多层次的培养模式;实行一师多徒,有的教师既上可拜师,又下可带徒;针对教师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 学校还鼓励并引导教师从“一专”到多能、多才、多艺,逐步发展成知识广博型、技术复合型的教师。学校帮助教师在专业发展的同时,发展更多的技能和技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