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4日《东方早报》报道,近日举行的一个研讨会传出消息,复旦和上海交大等名校有意把自主招生考试移到高考之后进行,将高考成绩作为申请的资格标准。 从2003年起,我国部分高校开始尝试5%自主招生,目前已有68所学校拥有这一权利。分析这些高校的自主招生章程,就会发现,要获得某校自主招生资格,就得参加某校举办的自主招生考试。 把自主招生等同于自主考试,这是部分国内高校自主招生存在的严重误区。如此自主招生,增大了学校考试组织成本和学生的考试负担和焦虑。而实际效果是,各校自主招生考试大同小异,而考生即便获得多校自主招生资格,却只能在高考志愿填报中选择一所学校。 各自为阵的高校自主招生,还普遍遭遇公平质疑:学校的笔试、面试标准是否科学?不同地区、不同家庭情况的考生,参加各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是否公平? 从教、考、招分离角度说,招生单位本身并不需要举办考试,而是依据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参加权威性评价考试的情况,结合学校的标准录取考生。就是在公认自主招生做得很好的美国高校,学校通常依据学生的SAT成绩、中学平时学业成绩和中学综合评价进行录取,只对很少数量的学生再进行面试。我国高校自主招生,需要改变自主举办考试的陈旧观念,在目前情况下,改革途径有二。一是举办自主招生学校联考,已有少数高校开始实行,自主招生高校把联考成绩作为申请门槛;二是把现有高考作为自主招生高校的笔试。 笔者认为,把高考变为自主招生学校的笔试,具有很强操作性。在6月底高考成绩公布后,从6月底到7月底进行自主招生高校的招生,7月底组织没有被自主招生学校录取的学生以及其他学生的集中志愿填报,8月初进行集中录取。 这种录取改革,具有诸多优点。其一,考生不必从上一年12月起,就奔波参加各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各校也可节省单独举办考试的费用;其二,高考成绩保障了基本的公平,自主招生高校可对申请者提出具体的高考分数要求;其三,高校通过综合评价申请者的高考成绩、中学学业表现、综合素质即进行录取,也可进一步对申请者进行面试,学校可将单独举办考试节省下的费用,作为对面试者的交通与住宿补贴,减轻面试者的经济负担;其四,学生可在自主招生阶段,不受高考志愿限制,获得多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然后根据录取学校的专业、提供的奖学金等进行确认,这可真正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其五,将自主招生与集中录取有机衔接,既保障教育公平,又充分发挥各种招生模式的优势。 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招生,其实采取的就是以上这种用高考成绩作为申请成绩的模式,效果不错,内地高校为何不可采用呢? 上海 熊丙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