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况(约前313---前238) 古代哲学家、教育家,世称荀子。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先秦思想之集大成者。其家世及早年经历不详。只知他曾几次游学于齐国的稷下学宫,并三为祭酒(学宫领袖),在稷下先生中被称为“最为老师”(最受尊重的老师)。后依楚国春申君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春申君死后被解职,遂不再从事政治活动,居于兰陵,讲学著书,终老其地。司马迁说他:“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其实他是战国末期儒家最后的一位大师,又评判和综合了道、法、墨、名等百家学说,形成表里内法、礼法结合的政治观。其学生儒法分流,浮邱伯、大毛公、张苍和韩非皆为其著名弟子。今传《荀子》一书,凡20卷,32篇,多为其所著,仅《大略》一下6篇,为其弟子所论述。 在人性问题上,荀子与孟子看法相反,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是恶的,即:“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也。”否认了人的所谓先验道德,强调通过后天的教育、环境,通过礼仪法治来改造和约束人性。因而强调教育“化性起伪”的重要作用。主张以培养士、君子、圣人为教育目的,“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以士为最低目标,以圣人为最高目标。主张用人应根据儒者的德才而任之,大才大用,小才小用,无才不用。在教育内容上,重视读经,认为儒家诸经各有不同特点,在培养人才方面,亦各有不同作用,但重点应放在学《礼》上。他认为“《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是学习的总纲。荀子隆礼,已有重法的一面,他说:“学也者,礼法也”,把礼与法结合。在教学上,认为求知过程包括闻、见、知、行四个环节,特别强调知对行的依赖,强调学以致用,在教学原则和方法上,重视专一有恒、积渐除蔽,择善而从,强调学思兼顾、参验反省。尤其是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提倡尊师,认为教师的作用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法制的存废、人心的善恶好坏。把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并列的地位。荀子也对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认为“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这四者就是:尊严而惮、(老日)艾而信、诵说而不陵不犯和知微而论,只有具备这四个条件,才可以为师。 荀况很重视加强人们的教育,提高人口质量。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发生争夺而不谦让,彼此相害而无忠信,行为淫乱而没有礼仪,都是起因于“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生而有疾恶”,“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性恶》)。要想改变人们这种“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同上)的状况,提高他们的道德风尚,就必须加强教育,“不教无以理民性”(《大略》)。其次,也只有加强教育,才能提高人们的生产技能。因农民会“相高下(察看地势)视境肥,序(安排)五种”;商人会“通财货,相美恶,辨贵贱”;工人会“设规矩,陈绳墨,便备用”(《儒效》);君子会“积文学,正身行”(《王制》),均“非天性也”(《儒效》),而是后天受到教育的结果。荀况从“性恶”论出发,主张加强人们的教育,与孟轲从“性善”论出发一样,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但就他强调教育这一点来说,对于提高人们的道德风尚和生产技能,进而提高整个人口的素质,是有积极意义的。 荀子在中国学术史和教育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不过因为其哲学上的唯物论和性恶论多与后儒不合,故遭贬抑。然其思想影响,则有其积极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