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人文科学实验班开设了一门新必修课——“中国经典研读”,由于研读的对象是《四书》,最近这件事在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许多人对此事持反对态度。(9月26日《人民日报》) 凡是稍有国学知识的人都会知道所谓的四书就是宋代朱熹汇辑而成的儒家经典,所以在论及《四书》的时候,无可避免的将论及到儒家文化。虽然在新文化运动和破四旧的时候,儒家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但是儒家文化对东方文明乃至整个世界的巨大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 台湾国学大师傅佩荣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1982年的巴黎,历届数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谈到二十一世纪世界将用什么精神道德才能维持人类和平时,意见却是统一的——孔子思想。虽然这个故事过去已经二十余年了,但是这个故事却告诉世人外界是如何看待我们以前已经摈弃的儒家文化的。再讲一例,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斯曾经论述到人类历史上四大圣人,就将孔子与释迦牟尼、柏拉图和耶稣并列起来,也就是说如果一种文明选出一个代表的话,我们的孔子将没有一个替代者。 虽然有人攻击孔子的思想在后世成了维系封建统治的工具,但那也是汉代之后的事了,而孔子及其本身并没有任何的政治目的,只不过想恢复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状态;虽然有人将中国不出思想家的主要原因也归结于孔子思想的过早成熟,但这不正是我们对孔子文化保有敬畏的根本原因吗。 我们对待一种文化的态度不应停留在器物层次和制度方面,我们对待一种文化的态度应该有更高的层次——理念认识。拿维护封建制度工具来评价孔子思想就是制度的方面,这一点是和器物层次的本质是一样,就如同我们还要骂孔子为什么当时不坐飞机而做马车一样的滞后。后世的儒学不是《四书》,更不是孔子,那只是程朱理学,那只是陆王心学。 当今世界各地都在建孔子学院,为什么清华学生却不能学点《四书》?在“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校训之下,现在清华人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独立,我们不得而知,也许学习《四书》也不会有很大的改变,但是总比那为了庆祝毕业而去裸奔的好吧。 清华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之一,作为最高学府学点国学的东西并不为过,所以我们该反对此时的清华设《四书》课程,因为这样的变化来的太晚了。再者,清华设《四书》的意义也不止于此,因为国内的许多大学都是唯北大、清华马首是瞻的,所以,我们还是欢迎让《四书》来的更猛烈一些吧。(作者:王传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