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最近,关于奥运冠军上大学的事,引起了一些议论。有人提出,他们不经考试,进入重点大学读书,对其他学生不公平。 毕:对于奥运冠军上大学,我个人的看法比较简单,那就是只要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这种做法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奥运冠军的人数非常少,本届中国运动员不过50多名,加上银牌和铜牌的得主,也不过100多名。再加上历届奥运奖牌得主,也不过几百名。特事特办,影响不了高考竞争的公平秩序。 梁:奥运比赛,其实也是一种公平的竞争性考试。要说竞争的强度,比高考激烈得多。北大、清华难考,一个省少说也要招几十个。奥运冠军,每届一个项目在全球范围只能产生一个。谁当了奥运冠军的选手,免试读大学,我想不会破坏高考竞争的公平性。只不过是在常规的高考外,另外开辟了一个特殊的竞争平台罢了。它的标准是透明的,过程和结果是完全可以预测和掌控的。不会像某些省二级运动员高考加分那样,出现大面积的失控和作弊。 毕:任何以公平为基本原则的竞争,都可能出现特例。一般来说,只要特例的初始条件严格,就不会乱套。我举一个例子。早期清华学校的名额是按省分配的,但也同时为袁世凯后人保留了几个名额。当时有严格规定,必须是袁氏的直系后代。从逻辑上说,这不公正,但在经验中又需要,这就是历史的复杂性。当时之所以能获得认可,就是别人的初始条件没有可比性,结果也容易预测。与袁家的后代相比,奥运冠军凭的不是血统,而是自己的成就,是个人对国家的特殊贡献,国家做出特殊安排的理由应当说很充分。比抗震中见义勇为的特招生,更能为公众所接受。 梁:奥运冠军的稀缺性不言自明。大学愿意选择奥运冠军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影响力。而奥运冠军选择大学,则动机各有不同。不排除有人是退役后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成为其他专业人士。但并非所有的冠军都有这种考虑。从经济收入上说,现在中国的奥运冠军,一辈子应当衣食无忧了。他们接受高等专业教育,不再是谋生的需要。在奥运冠军和大学之间的故事,更多的意味恐怕在学业之外。 毕:有人也许担心,运动员从小进体校,文化课是弱项。奥运冠军读大学,学业跟不上怎么办?大学发文凭会不会放弃标准?人们发现,运动员进大学,多数选择文科,比如新闻、经济、外语这些专业,很少选择理工科。的确,理工科的考试标准相对严格,文科的考试标准弹性大一些。理工科的学业需要循序的积累,文科更多跳跃的可能。但我们也不要低估奥运冠军的意志。没有机会学习和没有能力学习是两回事。能得奥运金牌的人,都是意志超强的人。退役以后,专注于学业,怎么达不到学业的标准? 梁:我倒觉得,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没有人会用奥运冠军的学业水准来评价所在大学的教学水平。反过来也一样,没有一个大学,会以奥运冠军的学业来显示自身的教学水平。北京奥运会金牌空前丰收,但奥运冠军还不够全国知名大学的需求。现实不是冠军能不能找到大学接收,恐怕是大学想吸引冠军就读而不得。不论谁当校长,都非常愿意有奥运冠军来本校学习。即使得不到金牌选手,能来个银牌、铜牌选手也是好的。今天的大学太缺少个性了。大学需要的是生气,而不是死气。奥运冠军总是能令人兴奋的因素。哪怕为了他的学业专门组织师资,也是付出大于所得,对一般学生的心理刺激,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毕: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气。上大学,拿文凭,是当今时代的风气。“文革”头几年,大学停办了,青年学生要想在文艺和体育上发展,就要参军,或者进国有大企业。风气随时代而变,这是自然的事。中国的竞技体育,短时间还不可能建立在完全依赖个人兴趣的基础上。目前中国的奥运选手,基本上出自国家主办的专业运动队,而不太可能像一些西方国家那样,来自医生、律师、服装设计师或者护林员。竞技体育走向业余化,我们离那个阶段还非常遥远。冠军原来不读书,还是中国的现实。当了冠军,退役以后,愿意到大学读书总是好事。冠军和大学生,在中国目前还是鱼和熊掌的问题,只能先成为冠军,再当大学生。而先考上大学,再当奥运选手,目前还没有,不知什么时候会有。(梁子民 毕文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