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场馆中,有4个场馆建在了高校中,分别是北京大学体育馆、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和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据了解,赛后,这些场馆将主要用于高校体育教学、训练、比赛等。 把奥运场馆建在大学中,显示出主办者在奥运场馆赛后利用方面的长远考虑,让这些场馆能继续发挥作用,而不至于被闲置。事实也证明,把奥运场馆建在高校,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高校缺乏综合体育馆的问题。 由于这些场馆的建设,动用的是公共财政,所在高校虽然由于“地利”原因,可以更多使用,但在此之外应面向社会开放。事实上,即便高校自身建设的体育场馆,由于其资金来源主要为国家投资,也应该向社会开放。为此,高校奥运场馆需要探索如何充分发挥其作用的管理机制,在保证场馆运行的基本维护费用基础上,尽可能使其成为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心、社区体育活动中心,带动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蓬勃发展。 可以说,这些场馆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将直接影响到这种建设模式能否成功复制,而合理应用奥运场馆,也正可以形成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有效衔接,使奥运遗产实现有效增值。 □熊丙奇(上海 学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