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记者接到松江大学园区某高校一位大学生的电话,声称自己所在团队今年暑期到农村调研,完成了一份“中国农村小康型社会解析”的报告。细看这份报告,无非是几个大学生到安徽一个村庄访问了十多户农民,居然就能得到中国农民小康状况这么大一个结论?此后,这名同学多次与记者联系,希望能报道这次社会实践,道理很简单,如果媒体报道,学生的实践课题就能在评定时加分。 这些年,沪上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越来越红火,实践本应是莘莘学子走出校门了解社会的大好机会,事实上,也有许多高校的社会实践搞得很有特色,参与的大学生收获颇丰。但也毋庸讳言,某些大学生团队在活动实施过程中重形式轻内容,重功利轻实效,使好端端的暑期社会实践“变了味”。 “走访几个农户,问几个问题,拍几张照片,拼凑一份调查报告……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没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更谈不上什么收获。”复旦大学的小吴同学这样讲述自己的暑期经历。 再看大学生的实践课题,往往是口气大得惊人。诸如“农民工子女教育结构分析”、“透析上海会展产业人才需求”、“奥运经济的热点”等等,乍一看,这么重大的课题即便是专业研究团队也得忙乎一段时间,可是,在大学生手中,跑上一周,走访几个点,就有了结论。如此的调研报告,几乎没有调研价值。 与此同时,功利色彩也开始笼罩一些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一些团队拍照、写稿,发给有关报纸。一些大学生也毫不讳言:“活动组织者带有功利性,通过媒体宣传,为将来找工作积累资本。” 有关专家认为,社会调查变观光旅游,调查报告大而空,不见报不能评优,这样的现象必须改变。当前,高校仍应鼓励学生下基层社会实践,多做些服务,少搞些调研。大学生们制定课题宁可入口小一点,实一点,多与就业能力相结合。总之,大学生社会实践浮夸之风不可长。 张炯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