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几个农户,问几个问题,拍几张照片,拼凑一份调查报告……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没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更谈不上什么收获。”日前,一名大三学生小程给记者发来邮件,讲述自己的暑期经历。 大学生社会实践本应是莘莘学子走出校门了解社会的大好机会,事实上,也有许多高校的社会实践搞得很有特色,参与的大学生收获颇丰,但也毋庸讳言,某些大学生团队在活动实施过程中重形式轻内容,重功利轻实效,使好端端的暑期社会实践“变了味”。 “走马观花”要不得 一所高校生物专业的大学生到江苏农村进行“科技下乡”,事先的计划书上写满了防治病虫害讲座、入户指导等内容,但是最终“因为天气炎热”,只到田间地头送了几箱农药就作罢。不过,基层单位对于实践团队的接待却非常热情,乡镇每天还派出一名干部全程陪伴,一日三餐也招待得非常丰盛。 另一所高校派出十人的大学生团队,到井冈山调查革命老区人民生活现状。一名团员告诉记者:“调查只用了一天半时间,到几户农民家里聊聊天,就算大功告成。其余的三天半,基本上都在参观红色旅游景点。” 如今,通过学习考察、专题调研、志愿服务、就业见习等形式,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大学生走出象牙塔,了解国情、增长才干的平台。但是,有些团队却选择旅游名胜作为实践目的地,实践过程走马观花,之后洋洋洒洒的调查报告,大多也是根据当地提供的资料“闭门造车”。如此社会实践,其收获自然可想而知。 功利色彩应淡化 功利色彩也开始笼罩一些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暑假之前,就有在校大学生联系记者,希望到时候给予报道;暑假开始之后,几乎每天都有大学生来电,表达“活动见报”的要求,并寄来了丰富的活动资料。 据悉,高校对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非常重视,每年社会实践结束后,各高校都要进行相关的评比,媒体报道成为评优重要标准,沪上有的高校还做出硬性规定,没有见报的项目,就不能参加优秀项目评比。优秀团队不仅能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其队长和队员还能在奖学金、评选优秀干部等方面获得加分。 因此,社会实践团队的“宣传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一些团队专门设立通讯员甚至成立了公关部,每天负责拍照、写稿,发给有关报纸。一些大学生也毫不讳言:“活动组织者带有功利性,通过媒体曝光,为将来干部提拔、找工作积累资本。” 实践还需下基层 “社会调查变观光旅游,不见报不能评优,这样的现象必须改变。”社会学家胡申生教授表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出校门、锻炼自己的机会,流于形式其实是放弃了这样的机会,他认为社会实践要精心策划,大学生们宁可设计小的项目,但要“沉”下去搞出来,并进行独立思考,拿出自己的见解。 事实上,一些确实深入基层的社会实践,也给我们带来启发。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博士今年到都江堰去,本来想进行义诊,但是发现专业的推拿针灸更受灾区群众欢迎,于是博士们马上转换角色,为当地群众提供免费的推拿针灸服务。 团市委学校部吴志晖老师认为,目前的就业环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要求很强烈。他建议,各高校应该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配备思政课教师和专业教师对实践活动进行指导,真正达到了解国情、增长才干的目的;一些地方和企业也应该增强参与大学生培养的责任意识,提高接受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本报记者 李雪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