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某报最先披露的“低分女孩助人为乐被国外高校录取”一事,最终被证实是一条不实新闻———张孟苏是被新加坡一所私立学院预录取,而非该报报道的被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正式录取;该私立学院将为她提供6万元助学金,而非20万元奖学金;报道中的“助人为乐”之事并不存在。 真相已经基本水落石出,此事似可暂时告一段落。不过,无论是一些随后进行跟踪报道的媒体记者,还是关注此事的读者,似乎都忽略了一个问题:谁是这条不实新闻的始作俑者?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笔者所见,只有《青年周末》的报道对此做出了比较详细的交代:张孟苏因助人为乐引起新加坡高校招生人员注意,进而获得展示其较高综合素质的机会并被正式录取的故事,最初是由张的辅导老师何某提供给南方某报的,何某是该报的通讯员,他与该报两名记者、三名实习生一起撰写了这篇报道。何某解释说,他“本想通过这个报道为××中学(张孟苏的母校)的其他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一开始她(张孟苏)不太愿意媒体报道她这件事……我跟她说希望通过这个报道为其他的同学树立一个榜样……她想了想也就同意了”,“张孟苏只是一个引子,我们应该站在教育制度改革的高度,从这个个案来探讨高校人才的选拔机制和高中的基础教育”。 应该说,何某是这条不实新闻的主要制造者,说得严重些可以称之为“造假者”。他或许相信,自己为造假行为做出的解释是有道理的。这个解释背后有一个潜在的逻辑:只要能够论证和宣扬正确的道理,选择什么样的论据并不重要,即便人们已经发现了论据之虚假不实,也不应一味纠缠于此,而应该站在某个高度来认识道理的正确性。按照这个逻辑,首先需要有一个张孟苏,一个因助人为乐、综合素质高而被国外大学录取的典型来为学生树立榜样,为探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引子”;虽然张孟苏很快被发现是一个“不实典型”,但学生总是需要榜样的,探讨教育改革总是需要“引子”的,不能因为某一个典型人物身上有水分,就否定了典型的作用和意义。 仔细想想,类似的不实典型乃至假典型以及制造典型的逻辑,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周围并不少见。记得几年前,一家大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中,收入了一篇课文《钱被风刮跑以后》,讲述了大风将一位老大爷的钱吹散在地,周围很多人“抢”到钱给大爷送回来,结果比大爷掉的钱还多了一张的故事。其实,这个上世纪80年代刊登在一家报纸的感人故事,早在10多年前就被新闻界权威确认为假新闻。有人为此辩解说,无论语文课本编者选用这条假新闻是有意还是无意,但拾金不昧总是正确的道理,而且这样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是可能发生的,所以,“借”用一条假新闻来说明拾金不昧的道理并无不妥,即便人们已知其为假新闻,它仍然可以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在传统社会,信息自上而下、自中心人群向边缘人群单向传播,信息传播承担着强大的宣传教化功能,信息本身没有独立的价值,只有当它作为“论据”被用来论证一个正确的道理,或作为真相被用来巩固一个真理的时候,信息才具有程序性和实体性的意义。在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下,意义总是比信息重要,道理总是比论据重要,真理总是比真相重要,加之信息造假的成本和风险都很低,因此,用假论据来论证正确的道理,用假相来巩固真理,就成为可以容忍和理解之事,甚至发展成为一套成熟的操作模式。然而,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信息传播越来越便捷、畅通、多向、多元,信息本身越来越具有完整而独立的价值,同时信息造假的成本和风险也越来越高,人们不再认为意义一定比信息更重要,道理一定比论据更重要,真理一定比真相更重要。许多人怀着极大的热情来追求信息的真实性,用十分苛刻的标准来对论据进行严格推敲、核定,对事实真相穷追不舍本身就是目的。这样,在新的信息传播格局下,如果为了树立榜样而制造假典型,到头来只会败坏了榜样的名声;为了论证正确的道理而编排假新闻、假故事,只会损害正确道理的权威性和说服力;为了巩固某个真理而制造假相,也只会使真理大打折扣。 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真实也是典型人物、榜样人物的第一生命,信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