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重庆时报》7月24日报道,重庆高考作文中,有一篇诉说对社会、生活、老师的不满,开始语气比较温和,往后看越来越不对劲,最后竟破口大骂老师,连评卷的都看不下去。开始给了零分,但评卷细则规定凡是零分试卷都要复评,最后经过反复评定,认为该生“骂”得很有水平,于是给了及格分——36分。 笔者为这篇考场“骂文”的命运而庆幸,36分很可能改变一个考生的命运,而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改变。可惜“很有水平”只得了及格分。但这也意味着又一种另类作文获得认可。阅卷老师抛弃狭隘的师道尊严,按规则办事,表明“思想正确,情感健康”、“积极理性”等标准正回归本位,向客观理性的境界迈进。 “骂”是思想情绪的外壳,并不心平气和,不大为人接受,但“骂文”仍有生存空间,这就要看怎么个“骂”法,“骂”得有思想性有建设性,能够激发人们有益的思考,应当被肯定。鲁迅许多杂文就是“骂文”,房向东先生有专著《鲁迅与他“骂”过的人》、《“骂”与被“骂”——鲁迅生前身后事》等,就是专门研究“鲁骂”艺术的。那么学生写写“骂文”有何不可?他们当然难达“鲁骂”境界,未免夹杂粗鄙无知,只要“骂”得可取,就可以理解可以包容。 教育不能一面倡导素质,努力培育鲜活的思想,一面束缚学生,连形式也大加限制。笔者无意为“骂文”唱赞歌,粗俗无理之骂当禁绝之,但无视“骂文”的合理性,动辄因“骂”否定一切,给个大鸭蛋,是非常情绪化、不理智的教育行为。过去高考作文中,诸多作文因为所谓的“思想性”被视为另类,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致使不少考生冤枉丢分,可以说淹没了不少可造之才。 其实,老师应当为教出基于理性与建设性的“骂生”而骄傲,倘若学生发出来的是一片颂扬声,教育可能就很糟糕,这些学生走向社会后,很可能成为循规蹈矩的“思想奴才”,自我封锁表达意见的途径,从而因循守旧,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于社会于国家都有难以评估的损失。(当代生活报 龚明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