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国人关注的2008年全国高考,已落下帷幕,尽管地震灾区的高考将延期举行,但对于全国大多数地区的高考考生来说,十二年寒窗,至此总算是告一段落;考场外比考生更紧张的家长们,也可长出一口气,暂且放松一下。借用考生们自己的话,高考结束更是被不无夸张的形容为“解放”。学子的心情当然不难理解,毕竟,无论高考成绩的好坏,莘莘学子们为了这次事关命运前程的考试,无疑付出了艰苦的努力。高考结束,这些头脑中一直绷紧一根弦的学子们,当然有理由松一松弦,好好休整一下,以为下一次扬帆起航存蓄能量。 不过,考生们所日夜期盼的“解放”恐怕未必会随着高考最后一科的铃响而如期而至。事实上,尽管高考之后,学生们可以做的努力已经阶段性完成,至少高考成绩已经不会因为日思夜想而改变,但即便是心理素质再好的学生,恐怕也不会全然忘记高考,更难以做到彻底的“解放”,而对高考成绩毫无挂念。自我感觉不满意的考生,完全可能为即将公布的分数忧心忡忡;即便是感觉不错的学生,也难免会因为尚未公布的谜底,而心怀忐忑。更何况,与高考前家长们显得有些过分的关爱不同,高考之后,家长老师们完全可能换成一种等待收获,期待成果的挑剔眼光,而这对于考生而言,这无疑又是一种无形却异常沉重的压力。不难设想的是,在这一本该是考生们放松休整的日子里,考生们所期待的“解放”般的愉悦感恐怕未必就能如期降临,而形形色色的“后高考综合征”倒是极有可能不期而至。 因此,预防并克服“后高考综合征”,实在应该成为当下被首要关注的话题才是。不难看出,考生固然是“后高考综合征”的主体和内因所在,但包括父母、学校在内社会外因其实也不容小觑,某种程度上,后者甚至是决定性的诱因所在。现实中,“后高考时期”一到,除了考生们所获得的关注呈直线下降之外,当社会关注的焦点从考生的身心健康转向高考的分数及其排行时,实际上等同于变相在学生心理上投射干扰,施加压力。而这种干扰和压力甚至还不仅仅是对那些高考分数不够理想的考生,就连优秀学生,省市状元也同样不能免俗。君不见,每到高考揭榜时,各省市的状元不仅被其所在学校用来大肆炫耀,更是成为各路媒体镁光灯聚焦的对象,那架势和待遇,比起封建时代的状元来,恐怕更要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这种对于状元的肆意追捧,不仅不利于状元自身的心理健康,其所滋生与助长出来的骄奢之气,更容易诱导状元们产生错误的定位,并严重影响他们的后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的高考固然很大程度上依旧只能按分录取,但是高考成绩却大可不必拿来排行,更不宜被作为炒作的对象。分数排名对于学生心理的不利影响其实早已是教育领域的基本常识;不得进行考分排名,不得随意公布考试名次,也已成为一些学校身体力行的教育规则。从这个角度来看,高考当然更应践行这些教育理论,并对排名说不才是。唯有如此,才能逐渐打消全社会过于浓重的状元情结,从而真正为学子们创建一个健康的环境和氛围。 令人欣慰的是,据新华网6月8日消息,西安市教育部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考试机构、学校及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公布高考、中考成绩和名次等信息;不得炒作高考、中考上线率、升学率;不得在诸如学校大门口、教学楼墙壁等学校醒目位置悬挂高考、中考成绩的标语。事实上,不炒作“高考状元”又何尝不是对考生的关爱,又何尝不是越位的高考向其本位的回归呢? 基于上述视点,后高考时期,还愿社会能够对考生们少些干扰,更愿考生们能够真正获得他们期待已久的“解放”。作者:武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