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做新闻采访的时候,面对学校偶尔进行的面塑、非物质遗产、老游戏等教学活动,总是会问:“这个是不是正式进入课堂了?”因为,只有进入正式课堂了,编辑才觉得这是个大事,否则就是一次“活动”而已。 因此,我一向对“什么”进课堂持赞赏的态度,除了能顺利地发稿之外,还羡慕学校为学生学习某项专业知识提供了机会。但是,去年年底昌平区进行的全区小学生交通考试,让我对“什么”进课堂有了重新认识:“什么”进课堂千万别跟考试挂钩。 因为,只要一跟考试挂钩,这个“什么”就不是兴趣意义上的学习,而是带有考核性质的学习。在现实中,尽管“什么”课程的设置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但这并不是所有学生的需求,有时候的“什么”课程设置还是学校老师们的一厢情愿,如果一考试不爱学习的学生怎么办?还有,这个“什么”课程专业性强,如果要真的考个好成绩,不下工夫地死记硬背也不行。 “什么”进课堂没错。“什么”进课堂错的是它背后附带的那个“内涵”:学校要创特色了、相关单位趁此赚钱了、有关部门为此立功了等等。 我倒是同意王晋堂老师的观点,中小学进行的是基础教育,一定要精简才对,学生的其他技能需要社会给创造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地进行。这样既减轻了学生学业负担,同时也提高了综合素养。(邓兴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