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今日教育 >

南都网-南方都市报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南都网-南方都市报 佚名 参加讨论

    5·12大地震中遭受重创的学校,许多在5月19日哀悼日的第一天,在媒体的全面关注下,高调复课了。余下的学校,也将在接下来的几天,相继开学。
    这有两类情况:一是彻底失去了学校和家园的幸存者,被救援到异地开学;另一类是在原校址复课。前者暂且不论,我特别想说的是后者。后者在学校的操场上、在救灾棚里复课。垮塌的废墟就在眼前,石灰水掩盖不了尸体的气味,死难同学的鞋子、书包和课本,黑色的标语,亲人摆上的祭品,还有不时来到废墟前守候哭泣的家长!有的甚至尚有同学的尸体尚未清理完毕!幸存的孩子们就在这样的操场上,唱着国歌,复课了。
    我觉得这样的情景对孩子的“心理考验”很严峻,我很不安。当十几岁的孩子跟死神擦肩而过,当他们目睹同学和老师的生命在自己的眼前瞬间消失,或者卡在废墟里,在悲惨的挣扎中慢慢死去,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我相信,仅仅一个星期,这些孩子尚未从巨大的恐惧和震骇中“回过神来”。
    观察过现场的某些人士会说,你不要把孩子们想像得哭哭啼啼的,他们看上去甚至没有什么恐惧悲伤的样子,他们同样会笑。我承认表面看来是这样。但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回过神来”,他们的心里,就像顶着一个堰塞湖,在没有决口之前,显得是平静的。出于人性的需要,我觉得不能去扭曲他们紧绷着的心理势能,应该给他们时间去理解和消化这种无可比拟的悲痛和悲伤,以致慢慢“平复”和“接受”它。我认为,在这以后,才适合让孩子重新开课。
    “校园垮了,但我们的精神不会垮!”某校复课的上午,一位老师说。我觉得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如果只是“校园垮了”,应该可以立即在旁边搭一个帐篷上课,但现在的问题是,学生的“人数”突然“垮掉”了一个数量级!出于对生命的敬重,特别是对自己的同伴和老师的生命的敬重,应该做足了哀悼的功课,安顿了自己的心灵,生活才能转入常规,否则,精神虽然暂时可以“不垮”,但终归是脆弱的。
    我以为,在如此毁灭性的打击面前,不给孩子足够的抚慰悲伤的时间,一味地强调坚强,坚强到在同学和老师刚刚死去的大坟堆旁边上课而“无所畏惧”,或许已经“坚强得可怕”了。这样的坚强,将来或许会给孩子造成人性的某种缺失。自有人类以来,地球上发生过无数“天崩地裂”的灾害,它也塑造了人类自我拯救的强大心灵,但这绝对不是只要坚强,不给悲伤留余地。
    当然,据说这些学校都给孩子们安排了“心理辅导课”。不过,我们似乎没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目前中国有这样多合格的心理辅导师,有这样强大的“心理救援”的能力,何况,许多老师都应该是接受心理辅导的对象。
    废墟还在清理,死难同学的人数还没有公布,“灾后重建”的许多项目都还没有开始,学生的课堂却已经“重建”了!难道这真是特别容易重建的项目?如果你能正视这些孩子的心灵,你真的觉得他们适合在那触目惊心的死亡堆旁边上课?连并没有直接伤亡的重庆和成都市中心区内的某些学校都没有这么快开学,弥漫着死亡气味的灾区学校,真的需要这么急急地开学?每年秋季,开学10天后放教师节假,过20天又放“黄金周”假,没有人说假放得太密了,而在经受过死亡的打击之后,真的有必要如此只争朝夕?
    或许,某些幸存的孩子,家已残缺,亲人不在,学校是他们最方便的去处。但是,现在全社会都已经发动起来,他们除了投亲靠友,很大程度上,社会公共服务和志愿者们,可以帮助他们暂时渡过眼前的难关。因此,应该允许他们暂时不回到学校去,或者创造条件,让他们转入另外的学校,以避免触景生情,或者,至少也应该等学校废墟清理完毕才让他们回来吧。总之,我十分不理解在废墟的大坟堆旁边歌唱着开学的精神。(何三畏 南方人物周刊主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