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开店也可加学分了。西南大学日前规定,本学期开始,学生开店获得的创业学分可充抵公共课学分,学校将组织专家根据其表现给予最低0.1分、最高10分的学分加分,学生修满学分即可毕业。 但意外的是,两个月过去了,仍无一学生对此举接招。 ———《重庆时报》4月15日 2007年11月,温州大学正式对外宣布,该校刚刚启动的大学生创业园,入驻的12个学院学生可在创业园内开店做生意,创业学分能抵公选课学分。这是全国首个推出以学分刺激学生创业的高校。 该创业园占地1400多平方米,能容纳40多个创业团队开展创业实践。根据学生创业内容,主要分为IT信息服务、艺术设计和综合服务3大部分。首批12个学院的36个创业团队和创业工作室已入驻创业园。 入园学生创业团队只需支付很低的租金,就可以在园内开店做生意。这种“学生创业工作室———学院创业中心———校创业园”三位一体的创业实践平台,使学生创业实践具有低成本、低风险、高成功的先发优势。 加分虽然诱人 现实难以逾越 -嘉宾名片 吴科彦 西南大学大二学生 创业对我们多数在校同学来说,目前还只是敢想不敢实践的梦想。 在贵州、上海等城市,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小额贷款等激励政策,但结果还是没有多少学生去勇敢地尝试。如果少了相应的政策保障和前期教育培训,仅仅是促进和激励政策,不足以激发大多数大学生的创业梦想。 我们为学校的开明之举叫好。 但不得不承认,即使学校为我们打开了大门,但我们还不得不面临很多并未改变的现实难题:缺乏资金、缺乏创业开店的勇气、缺乏操作的社会经验。对我们普通学生而言,即使在这样诱人的激励政策下,绝大多数人也没有勇气接招。 说到底,我们很多人连开一个店需要走哪些步骤都不清楚,而且一旦投资创业失败,还会加重父母的负担。即使是我们身边的那些自身条件特别优秀、又有很好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源的同学,创业开店对于他们,也是个迷茫的梦想。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学校出台的这一激励措施可能暂时还不会有同学贸然接招。 其实在我们身边,特别是大三、大四的同学,自己开店做生意的人虽然少但也还是有,此前一直都处于半公开的状态在做,毕竟我们的身份还是学生,学校的态度是身边很多学生老板族们一直揣测不安的。当我们得知学校鼓励创业,并以加学分这样直接的方式激励大家的创业热情,我们非常赞赏,无论接不接招,学校的态度就如同风向标,至少为我们在心理上迈出了第一步。 创新教育形态 引导学生创业 -嘉宾名片 李军良 重庆科技学院宣传部部长 我一贯主张学以致用,教育机构有责任杜绝读死书、高分低能等现象发生。 众所周知,如今的大学已经不再是就业的保险箱,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空前巨大。观念稍前卫一些的家长和学生都认为“给人家打工,不如自己当老板”。因此,创业技能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就显得尤为重要。 鼓励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我认为,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业行为加学分,是学校在教育形态方面的一次创新。 众所周知,如今的大学已经不再是就业的保险箱,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空前巨大。观念稍前卫一些的家长和学生都认为“给人家打工,不如自己当老板”。因此,创业技能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那种认为鼓励创业容易使学生滋生拜金主义思想的说法,我是不赞同的。任何事物必然具有两面性,我们之所以作出选择,就是因为其两面性的差异。 当然,鼓励学生创业,应当把握好一个度,就是创业行为不能影响学生正常学业。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习,不能本末倒置。虽然很多学科看起来与实际生活无关,但它们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素质和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择业创业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在鼓励大学生创业方面,学校应当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合理引导学生分配在学业与创业上投入的精力。 加分不能过高 制定量化标准 -嘉宾名片 黄新玉 重庆铁路东站职工,女儿就读西南交大 学校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其出发点很好。但是,如果大学生依靠创业就能够获得3门必修课的学分,那这种鼓励的方式是否恰当就值得商榷了。家庭富裕的大学生与家庭相对贫穷的大学生,两者之间的创业成本与创业基础都不平等,学校在为他们加学分时,如何界定是个难题。 对于大学生创业,我一直是很支持的。 去年夏天,女儿读大学第一个暑假我就没让她闲着,她到她爸爸的公司实习了近两个月的管理工作。我们一直给女儿强调,不要将创业等同于勤工俭学。实习的目的在于让她知道创业的艰辛,为她今后创业获取经验。 但是,创业技能再高,也需要大量基础知识的铺垫,而获取这些知识的最好地方就是学校。毕竟,像比尔·盖茨这样的商业天才只是极少数。创业技能就好比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科技、劳动、课外活动等副科。学好这些副科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过相对于副科,语、数、外等主科更加重要。因此,我认为学校为创业行为加分是可以的,但这种加分不能过高。 创业的概念很宽泛,学校如果要采取加学分的方式鼓励创业,就必须对加分的条件进行合理量化,否则很难执行。 一个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大学生,获得家庭资助开公司经商,并在家长的全权代理下经营公司获利50万。而一位贫困学子靠勤工俭学捡废品,攒钱承包校外书报亭,最终将价值5万的书报亭买下经营。按创业业绩来看,前者无疑占尽优势,而按照社会效益和创业难度来说,后者又占据了上风。学校该如何为他们加分? 其次,学生创业加学分制度还有一个更难以解决的“死穴”,就是很难真正界定学生是否真正创业。拿我家来说,丈夫经营着一家私企,女儿已经是成年人。如果我们把公司重新注册,再把法人名称换成女儿的名字,然后再进行正常业务运转,女儿岂不是很容易轻松拿到学校的“创业加分”? 因此,只有制定了合理而量化的加分标准,创业加分才能体现公平公正,让学生和家长心服口服。 多给点掌声 少泼点冷水 -嘉宾名片 张华义 重庆市人大代表,涪陵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在欧美国家,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一种积极的风气被社会所接纳,我们的高校也大可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 我知道在英国等国家的大学几乎都开有创业课程,给学生灌输创业知识,让学生做到有备而战。不少高校还联合起来专门成立针对全国大学生的创业网络,最终让学生创业从就业压力的前提条件中走出来。 在现今大学生就业压力日趋加大,而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本身不足的情况之下,西南大学的此举非常值得肯定,虽然措施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饱受争议,但我个人觉得应该多些掌声,而不应动辄“打冷巴掌”。 我曾留意到过这样一组数据,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一般占毕业生总数的20%~30%,而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则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为了刺激大学生群体的创业热情,国家已经开始在行动了,出台相关创业教育的政策,比如创业贷款等,可落实到具体创业行为上,社会上反应仍然非常冷淡,高校更缺乏行之有效的创新课程和政策鼓舞。而在这一淡漠显示的背后,我们的大学生们却必须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危机。 西南大学将学分进行置换,将专业知识和创业教育有效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效果,无疑将强壮学生的“实践软肋”,对此,社会各界是否应该更看到这份勇气背后所担负的重任,给予其更多的掌声支持。 对于我们现在的大学生而言,创业教育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不是没有成功,而是缺乏尝试的勇气。在这一点上,我想说,学校除了出台激励机制外,最终还必须从学生的意识上去改变,如果不打开学生的意识大门,再多的激励机制都会遇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