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京剧进课堂的消息又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在人们的一片讨论声中,国家教育部又解释说只是“推广”而非“要求”,也就是说不是要必须做。但问题是国家连推广的试点省份都已经确定了,看来推广也是必须,而不是自愿。这就引起了好多人的担忧,比如会不会因此而削减地方剧的生存空间,让其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详见本报2月28日A17版)。其实这个担忧也不无道理。 国家推广京剧的出发点是好的,通过京剧进课堂的做法,从娃娃抓起,对继承、保护、发扬这一国粹,防止本民族戏剧文化的断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民族精神等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话又说回来,在我国,出现继承危机的国粹远不止京剧一种。比如毛笔书法,还不是爱好者凭兴趣在那里支撑,而从学校走出的书法家有几个呢?还有我们的古诗词,也够国粹吧,但这几年却人为地从中小学课本中慢慢消失,难道不需要继承发扬了吗?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京剧比起我们的秦腔不知道晚了多少个百年,按照教育部的解释,那么秦腔比京剧更有资格进课堂,但那样行吗? 京剧进课堂,除了一些人担心的冲击地方剧种、师资力量匮乏等外,在本人看来,地方口音也是一个瓶颈。众所周知,戏曲一般都是基于地方方言的一种艺术,要唱好就得首先说好地方话,比如秦腔,只能用陕西话唱才有味道。很多人可能以为京剧是北京的剧种,只要普通话过关,那么唱京剧就可以做到字正腔圆,其实是大错而特错,有点了解京剧历史的人都知道,清乾隆五十五年的徽班进京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字正腔圆的京剧,有好多字的发音其实是微州方言,而不是北京话。在北京人唱起来都有一定难度的情况下,让南方口音的人去唱京剧,卷舌音都被唱直了,那效果大家可想而知。南腔北调的京剧,不仅唱的人别扭,听的人更是痛苦。这样的结果,肯定不是推广的初衷。 文艺就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只有这样才更具活力,更能出精品。而且实践经验证明,决定艺术生命力的并不是行政命令,而是它的市场需求。如果没有市场,那么进了课堂又能怎么样呢?在这方面,其实应该向陕西人学学,他们为了继承和发扬秦腔这一古老的戏曲艺术,在办戏曲学校、研究院之类的培训机构的同时,频频举办的各种大奖赛、擂台赛,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引得无数三秦老老少少乃至周边省份的好家趋之若鹜。在陕西,秦腔并没有进入中小学生的课本,但男女老少基本上都能唱上几句秦腔,这绝对不是靠哪个部门推广来的效果。 (作者:马国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