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一名参加今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在试卷上作标记并拍下照片,准备通过邮件发给李姓导师,结果却误发到他人邮箱。收信人以此推测当事考生和教师涉嫌串通舞弊。据了解,这张照片所拍的答卷正是今年某大学设计艺术学专业考试的答题纸。 这则新闻颇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如果事情属实,串通舞弊的考生被取消读研究生的资格,自是咎由自取。但是,教育部三令五申要严肃考试纪律,该考生为何还能在考场顺利拍下试卷标记的照片?那位导师又充当了什么角色? 新闻揭露出的考研潜规则值得所有人关注。如果不是该考生发送邮件时太不小心,导师依然会心领神会“关照”该考生。在我看来,发错邮箱的考研舞弊案只是揭露了考研潜规则的冰山一角,现实中,还有多少考研学生在默默进行着“地下工作”呢?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考生与导师串通舞弊的丑闻?考生的诚信度在下降是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研究生入学专业考试多由报考学校导师自主命题、阅卷,又不实行回避制度。客观上为导师权力寻租,与学生进行串通舞弊提供了方便。导师讲课、命题、阅卷三位一体,实在很难确保试题不被泄露。在如此情形下,各种考研培训班火爆就不难理解了。 导师是否真的与考生串通舞弊,需要导师自证清白、学校秉公处理,也需要有关部门介入调查,维护考研诚信与公平。涉事学校不仅要调查此事,查清事情真相,取消考生入学资格;还应对此加以反思,加强命题、阅卷等环节的管理,制约导师的权力,创新监考手段,营造一个公平诚信的竞争氛围。(叶祝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