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是什么?拥有超自然力量的特殊身份;圣是什么?人能达到的最高精神境界。把这两个字捏在一起,应说“请”不能说“买”,是被安放在神龛里受人膜拜的东西。 央视主持人张泽群在评价这一届国际大学辩论会的参赛者时就使用了“神圣”这个词,并指责参赛者将“神圣”当成了“儿戏”。按照这个表达,他大概认为跪姿是观瞻此种比赛的合理姿态。 引起张泽群不满的,其实是参赛者的不佳表现。在自己的博客上,这位有“青年导师”风范的主持人罗列了自己目睹的种种不是。博文不长,但是逻辑并不很清楚,好在问题都说出来了,大致归纳起来无非是三条:参赛者“没有观点”、“浅薄”、“应变虚弱”。 第一条罪状是最有意思的。什么是观点?在辩论比赛中,观点就是论点。众所周知的是,参赛的选手所持的观点并不一定代表着他们对相关问题的真实看法。这些论点来自抽签结果。在实际训练中,参赛者需要准备好某个论题的正反两种观点,以备实际使用。更何况根据此次比赛的赛制,辩论双方在比赛中途还要互换论题进行比赛。参加的本来就是一场“没有观点的口舌之争”,装什么清纯呢? 第二条罪状也很有意思。“浅薄”是对年轻人一种想当然的评价,它义正词严又显得充满关怀。但问题是这种印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比赛本身。换句话说,评论者只是觉得参赛者在辩论中显得浅薄而已。什么让参赛者显得浅薄了呢?问题恐怕又出在辩论本身上。假如辩题扎实,足以达到言之有物的程度,自然容易引出精彩的比赛。不过本次辩论赛的题目,却多半是些银样镴枪头。以比赛中的一个论题为例:“在日常交往中提倡AA制是否合适”。这显然不是一个能说出什么“所以然”的话题———要不要搞AA制,自己协商嘛,能用则用,不用就算,在比赛场上埋头辩论能有什么用?在这样的比赛题目下,又有哪个参赛者能不浅薄? “应变虚弱”或许确实是一处明显的软肋。不过遗憾的是,它依然并不属于参赛者,而属于比赛本身。经过十数年的发展,大学辩论会已经演变成一种怪异的文化演出活动。辩论比赛通常无法通过比分对双方进行量化考核,也就无法简单地分出胜负。所以,辩论常常变成比赛双方的语言秀。既然是一场“秀”,那语言之外的因素自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比赛中,评委还需要考察参赛者的相貌、气质等问题。这种倾向的结果是,参赛者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自我表现上,而不是批驳对方。辩论双方唇枪舌剑的斗争逐渐被弱化,“套路”成了辩论比赛的核心,而不是最初的“搏击”。 仰望星空,古希腊的雄辩家们双目炯炯。借着那些含着石块说话的励志故事,他们建立了一个“神圣”的辩论时代。倘若德摩斯梯尼或者西塞罗被排进大学辩论赛的队列中,不知道他们能否逃脱“没有观点”、“浅薄”和“应变虚弱”的讥诮。 作者:拇姬(北京 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