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今日教育 >

《恰同学少年》的“教育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国教育报 佚名 参加讨论

    独立的人格、求真的精神与独创精神,三者历来就是不可分的。凡于人类的文明和科技有创造发明的人,必先有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勇气,凡勇于追求真理,必有独立的人格。从哥白尼、布鲁诺到霍金,从苏格拉底到马克思、恩格斯,他们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有自然与哲学之分,但他们的道路和思想成就都启发我们得出上述结论。不久前央视播出的24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历史而又艺术地再现了以青年时代毛泽东为首的一群热血青年在当时成长的经历,去掉艺术成分,这群青年成长的历史再次引发了我们关于人格、求真教育与独创精神培养的思考。  
    天生的革命家和天生地走革命道路,只在神话中才有。为什么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一群青年如此集中地出现在一所或几所学校?实施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最好的答案。他们在中国现代革命斗争史上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与他们在学校所受的人格和求真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教育理念是教育中的第一重要问题,主要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要把人育成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湖南一师校长孔绍绶之所以受学生欢迎,首先是因为他主张尊重学生,尊重人才培养的规律,一句话,因材施教。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这样一个校长周围,聚集着黎锦熙、杨昌济等一批学者型的教师,他们同样有着一个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所以能形成一师的小环境。他们对诸如毛泽东偏科的情况能给予充分的理解,才使毛泽东得以完成五年的学业。人的才能、兴趣不同,而社会的需求也多种多样,“天生我材必有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是对人材的最大尊重。
    但因材施教远不只是一个实行学科上文理分科、充许偏科偏食的问题,其精神的底层是对人格的充分尊重。“教育”的原旨,有一个出发点或考虑角度的问题,是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或是从教育者所设定的角度考虑,是从以受教育者的精神、人格的全面发展为主的角度还是从知识为主的角度考虑,是教他求真还是教他“成功”,是很不一样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社会在培养人才时若把自己的意志加于个人,那么得到的是一个顺臣,同时也就不可能得到一个求真的真人,一个对时代和社会有责任意识、有创造精神的人,也得不到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社会、家族的成分非常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个人从出生到走什么路,都要服从社会、长辈的意志,个人独立意识的缺乏,必导致社会责任意识的缺乏,独立学术品格的缺乏。这是要予以特别注意的。如果说,才智上的因材施教得到的是知识和才能充分发展的人,那么,人格培养得到的是有实践能力、有求真精神而且自尊自信有创造性和社会历史责任意识的人。从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来看,我们缺少的是后者。
    从孔校长的再度任职提出学生自治,尊重学生组织兴趣小组、读书会、军事训练等,才会有一师学生的全面发展,才会有周南女中向警予、蔡畅、陶斯咏、杨开慧等女杰的参加。以毛泽东为首的湖南一师的学生以及周南女中的部分女生,就是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家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互动中,造就了一代风流人物。如果让接替孔校长的张干坚持应试教育,终日当知识接受器,那会是另一种后果。爱因斯坦反对把学生教育成机器或工具,而提倡造就和谐的人。他强调道德品质,他对居里夫人一生的评价就是这么说的:“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最迫切需求,从而有一个时代先行者的觉悟,一个时代的风气。从《中国教育报》最近报道中我们看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前后,与孔绍绶主持湖南一师几乎同一时期,浙江第一师范校长经亨颐也一样实施人格教育,倡导不为外力干扰、因材施教、因时制宜的“纯正教育”。所以浙江一师成为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孔绍绶与经亨颐之所以都主张以人格教育为核心的全面教育,当是他们都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得风气之先。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由于当时全国有一批像孔绍绶、经亨颐一样得风气之先的校长,实施人格教育,培养青年的独立人格和社会责任意识,才有新文化运动,才培养了一批20世纪的经世之才。
    中国人的才智,向来为世界所歆羡,但我们现在却是科研人员缺乏原创性,公民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社会缺乏精神和信仰,这怎能不反思教育?有独立的人格才有求真的精神和独立的思考,有求真的精神、独立的思考才有创造性。
    当然,上述情况的形成有深层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大环境的原因。但我们不能自求解脱地把一切归于历史、归于社会。在时代精神的感应下,我们可以有所作为。《孟子》说:“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更何况现在并不是邪世。陶行知说:“服务民生,改造社会。”“周于德者”应该能改造社会,而不是被社会改造。一个集体,一个学校,一个地区,可以有自己的作为,可以影响周围。当年湖南一师的教师不仅都是饱学之士,而且多数人具有淡泊以明志的精神和致力于教育救国的信念。校长孔绍绶正道直行,他的威信来自他的知识和人格力量,因而感召和凝聚了全校师生。他不受军阀汤芗铭威迫利诱,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以身作则,得到师生的拥戴。他和其他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也得到学生的尊重;学生尊重的是他们的学识和人品,也学到了学识和人品;校长和教师不把自己当作权威,学生也不必、不会去学习尊重权威。他们用这样的教育,培养了一批学生,影响了几代人,决定了一个世纪的中国的命运。个中原因,是不是很值得每一个“周于德”的教育工作者思考? 
    作者:黄明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