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吳子的人、亊与书各项问题,在战国策、韩非子、吕氏春秋、史记与资治通鉴以及其他古籍,均有记载。虽详略不同,甚至描述之间不免互异,但其基本轮廓则出入不大。后人研究,亦无如对孙子之是否有其人的那样抱持怀疑态度,兵法一书的版本亦不如孙子十三篇之多样,故较为简单。 吴子不仅为一大军亊家、且为一大政治家。在秦以前,作为兵学家是与孙子并称,作为政治家是与商鞅并称。商鞅在秦佐孝公变法的规模措施,与吳子在楚相悼王革新的要领在基本旨趣上极为仿佛。因此,有人以为吳子与商鞅可能有师生关系,因二人均系卫人且均曾仼魏也。因以后有兵法一书传世,其政治家的声名反而为军亊家的声名所掩沒了。 据古籍所述与后人研究,吳子其人,其亊与其书大致要点如下: 吳子名起,系卫国(初封之君为康叔封一一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的左氏(邑名)人。生于周考王元年,即公元前四四零年。至战国第一年(周威王二十三年一一公元前四零三年)己三十八岁。曾学于曾子与子夏,并好研习兵学。初仕于鲁,有母死不葬与杀妻求将之说。为鲁君所疑。因闻魏文候贤,乃去鲁奔魏。时约在周威烈王三十七年(公元前四零九年)。魏文候(名斯)曾问李克(魏之大臣);吳起何如人?李克答:吳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且不能过也。于是魏文候以为将。因吴起善于用兵更善于领导统御,廉平而能得士心,乃又使为西河守(西河即今山西陕西间之黄河)以拒秦、韩。 吳起之守河西,对魏国的富强,极具显著绩效。当然还有李悝与西门豹诸贤,功不出于一人。但 在文候卒(周安王五年一一公元前三九七年),武候(文候之子,名击)立后某年为大夫王错所谮。因武侯有一次浮西河而下,诸大夫左右陪同,武候有些志得意满,对左右说:"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王错当即附和着说:此即国家所以强大的要因,如能善于修为,从此霸王之业不难创建。吳起乃当面斥责王错不应该如此面谀。又说了一套"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则舟中之人皆敌国也"的理论。武候乃亟口称善。且祱"如今乃闻圣人之言也"。武侯是否出自真心诚意的从善如流,自是问题。王错当场受窘却是极为不快。因之一有机会自然打击吳起。某次研究问题,王错借机即向武候称赞吳起的贤能,却又拐一个弯说,以吳起之贤能,在西河独当一面固无问题,可是其势力之大已成举足轻重,一旦有政治野心,半个魏国即将失去。此亊亦应顾虑云云。 所谓王错之谮即指此言。于是吳起乃又惧诛奔楚。 吳起仕魏约二十五年。 吳起入楚约在魏候之十三年,适值楚悼王(熊疑)十八年,悼王颇重其贤,先为苑守(有如县令)一年。继乃为令尹(有如首相)。吳起治楚的三大基本政策是(一)尊楚国之爵而平其禄。(二)损其有馀而继其不足。(三)厉甲兵以时争于天下,悼王对吳起极为信仼倚重,一切计划彻底执行。致诸侯均患楚之强。但此革新对贵族颇多不便,乃极为怨恨。至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三八一年)悼王死,宗室大臣乃作乱而共攻杀吳起,起乃遇害。年约六十岁。仕楚约四年。 吳起为我国第一流名将;但在历史上也是属于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在治国和治军方面,他的能力是很强的,很有才能。但缺点和德才方面也存在不足。他不但有母死不葬和杀妻求将的嫌疑,而且争强好胜,在魏国开罪魏相叔,不察内情,中计后潜逃楚国。 吳起在楚国,为报悼王知遇之恩,施展自已才华,实施变革,使楚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他明审法令,捐不急之官,费公族以养战士,徙贵人往广虛之地,黜游说之言纵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却三晋,西伐秦,诸侯皆患楚之强。但因改革急于求成,不善周旋而开罪贵族。既而悼王卒,遭贵戚大臣追杀而亡。肃王嗣位,尽诛为乱者,夷七十余家。吳起虽死,而楚政自茲一新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