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灿若群星的先秦思想巨子中,墨子是既人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的。 人乎其内,是说他与众多圣贤一道,展开思想的砥砺和交锋,共同创造了那个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墨子既是一个思想家,又是一个杰出的逻辑学家、数学家和工程物理学家,在《墨子.经下》中,就光影成像问题,他说:“景:光之入照若射,下者之入也高,高者之入也下。足蔽下光,帮成景于上。首蔽上光,帮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当代学者对此解说道:“这一条全文不过六十余字,把针孔成像这个光学上最著名的现象解释得非常清楚而且正确,在世界科学史上是非常突出的。”(方孝博《墨经中的数学和物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近代光学书上要说明光是直线进行的性质,就是用针孔像匣的实验来说明的,而我们祖先却在二千多年前已经发现这个光的基本性质,并加详细的描述了。”(钱临照《物理通报》第一卷第三期:《古代中国物理学的成就》)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出乎其外,是说墨子从不是一个单纯的思想者、学问家和传道者,在先秦诸子普遍轻视下层体力劳动者的情况下,他却始终不脱离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活动,并在实践中产生出众多的发明创造。墨子是一个手艺精湛的匠人,顷刻之间,削三寸之木,能制成一个载六百斤重的车轴。他研制的木鸢,能够在天空中飞翔,令他的学生们赞叹不已。 墨子还是一个出色的社会活动家和军事战略家,“凡不守者有五:城大人少,一不守也;城小人众,二不守也;人众食寡,三不守也;市去城远,四不守也;畜积在外,富人在虚,五不守也。”(《墨子.杂守》)。他不仅在思想上主张和平,反对战争,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身体力行地践行其思想主张,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力,取得丰硕的成果。他组织起能征惯战的“墨家军”,专为弱国守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创举。 墨子突破了大多数思想家局限于政治道德的思考范式,将社会意识与自然规律作综合一体的观照,将实践知识当成验证思想学说的尺度。因而,他的政治观点和学术思想,打上了深深的下层劳动者的印记。 在墨子生活的时代,像他那样拥有如此丰厚的思想、广博的知识、多方面的建树、专业的团队和熟练的手工技艺的人,几乎是绝无仅有的。连庄子也称赞他是“好学而博,不异,不与先王同。”(《庄子.天下》)在墨子身上,我们丝毫看不到传统知识分子身上常见的酸气、迂气、呆气和狂气。用现代的话说,墨子是一个集劳动者、思想家和科学家于一体的全能型人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