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春秋战国 >

管仲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军科 佚名 参加讨论
?~公元前645春秋初期齐国主政之卿,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又称管敬仲。名夷吾,字仲。周王同族姬姓之后,生于颍上(颍水之滨)。青年时曾经商、从军,又三次为小官,均被辞。
    齐襄公时,与挚友鲍叔牙同为齐国公室侍臣。周庄王十二年(前685),在齐国内乱中,助公子纠同公子小白(齐桓公)争夺君位失败。虽一度为齐桓公所忌恨,终以经世之才,经鲍叔牙力荐,被桓公重用为卿,主持国政。向桓公提出修好近邻、先内后外、待时而动的治国求霸之策,而桓公未听其言,于次年轻率攻鲁,在长勺之战中被鲁军击败。战后,辅佐桓公励精图治,推行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政治上革新西周以来的“国”、“野”制度,实行“参其国而伍其鄙”(《国语·齐语》)之制,国、鄙之中,破除等级依附关系,集政权、军权于国君及大贵族手中。军事上“作内政而寄军令”,实行兵民合一,军政合一。规定“国”中5家为轨,出5人为伍,由轨长率领;10轨为里,出50人为小戎,由里有司率领;4里为连,出200人为卒,由连长率领;10连为乡,出2000人为旅,举乡良人率领;5乡一帅,出万人为军,由5乡之帅率领。全国15士乡,共组建三军,桓公率中军,上卿国氏、高氏各率一军,开创诸侯大国有三军,每军万人的军事体制。由于士乡之民不得迁徙,世代专服兵役,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昼战目相见,足以相识”(《国语·齐语》),有利于提高军队士气和战斗力。又加强兵器制造,并制定用甲兵赎罪的法令,以增加武器。经济上革新赋税制度,充实国家财力,保障三军供给,使齐成为物质基础雄厚、军事实力最强之国。鉴于周王尚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并顺应中原各国希望联合抗御戎狄侵扰的形势,乃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佐桓公北攻山戎,南征楚国,扶助王室,救邢存卫,主持会盟,终成首创霸业之功。因有殊勋于齐,被桓公尊为仲父。
    管仲治齐以成霸的业绩,对推动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民族融合起着重要作用。托名管仲所作的《管子》一书,包含着对管仲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