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夏商周 >

浅析《六韬》中的军事情报思想(1)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论文联盟 佚名 参加讨论
《六韬》 以君王与吕望对话的形式,论述了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理论的原则,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兵书,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到历代兵家名将的重视,司马迁《史记》中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 
    一、《六韬》中蕴含的情报思想 
    (一)对《六韬》思想的具体内容梳理 
    《六韬》通过周文王、武王与吕望对话的形式,论述治国治军的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虽然距现代时间相隔甚远,但其中的军事情报思想对今日的现代化战争乃至未来的战争都具有很强、很深的指导意义。在整个《六韬》中,关于军事情报思想的内容还有很多,如: 
    1、《六韬》大礼第四 太公曰:“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2、《六韬》守土第七 太公曰:“日中必彗,操刀必割,执斧必伐。日中不彗,是谓失时。操刀不割,失利之期。执斧不伐,贼人将来。” 
    3、《六韬》兵道第十二 太公曰:“用之在于机,显之在于势,成之在于君。外乱而内整,示饥而实饱,内精而外钝。一合一离,一聚一散,阴其谋,密其机,高其垒,伏其锐土,寂若无声,敌不知我所备。欲其西,袭其东。兵胜之术,密察敌人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 
    4、《六韬》发启第十三 太公曰:“天道无殃,不可先倡;人道无灾,不可先谋。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必见其阳,又见其阴,乃知其心。必见其外,又见其内,乃知其意,必见其疏,又见其亲,乃知其情。” 
    5、《六韬》文伐第十五:“十一曰,塞之以道。徒党已具,是谓塞之。有国而塞,安能有国?”
    6、《六韬》龙韬 王翼第十八:“耳目七人,主往来听言视变,览四方之士,军中之情。” 
    7.《六韬》阴符第二十四 太公曰:“诸奉使行符,稽留者,若符事泄,闻者、告者皆诛之。八符者,主将秘闻,所以阴通言语不泄中外相知之术。敌虽圣智,莫之能识。” 
    8.《六韬》军势第二十六 太公曰:“故至事不语,用兵不言。且事之至者,其言不足听也;兵之用者,其状不足见也。” 
    9.《六韬》五音第二十八 太公曰:“五行之神,道之常也,可以知敌。” 
    10.《六韬》兵征第二十九 太公曰:“谨候敌人出入进退,察其动静,言语妖祥,士卒所告。” 
    11.《六韬》动静第三十七 太公曰:“先战五日,发我远候,往视其动静。审候其来,设伏以待之,必于死地与敌相避。” 
    12. 《六韬》绝道第三十九 太公曰:“凡深入敌人之地,必察地之形势,务求便利。凡帅师之法,当先发远候,去敌二百里,审知敌人所在。” 
    13. 《六韬》垒虚第四十二 太公曰:“将必上知天道,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登高下望,以观敌之变动;望其垒,即知其虚实;望其士卒,则知其去来。” 
    (二)对《六韬》思想的具体分析 
    1、《六韬》思想体现军事情报搜集的全局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整体。《六韬》垒虚第四十二 太公曰:“将必上知天道,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登高下望,以观敌之变动;望其垒,即知其虚实;望其士卒,则知其去来。”文中对军事情报的搜集进行了全面的升华,不仅仅局限于敌方的具体军事策略,天文地理等自然条件、所属人员情况并重。正如《六韬》大礼第四 太公曰:“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所言,将情报的搜集放视野于天下,以整体的角度去整合,那么就会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有利于一切战争的准备与行动。 
    2、《六韬》思想体现军事情报的时效性观念 
    众所周知,“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提出的一种战术,奇袭快袭就是整个战术的核心。然而,正是具有时效性的军事情报才能给予这种战术以支撑。《六韬》守土第七 太公曰:“日中必彗,操刀必割,执斧必伐。日中不彗,是谓失时。操刀不割,失利之期。执斧不伐,贼人将来。”中诠释了军事情报时效性的重要。掌握最佳时机的出击,才能取得最优战果,反之,失时,将会给敌方带来相对优势。当今世界的军事情报比起其他种类情报更注意即时,现代战争瞬息万变,过时的情报参考价值会相对降低许多,甚至毫无用武之地。 
    3、《六韬》思想体现军事情报的“伪装”观念 
    军事情报的目的在于提供大量有用的资讯,并加以分析建议,以辅助决策者制定军事策略。搜集到准确可用的情报固然对于军事行动可以起到积极推进作用,然而,搜集到敌人主观“伪装”的情报,那么将给己方的情报分析带来严重的干扰,甚至误导,继而影响全局行动。《六韬》兵道第十二 太公曰:“用之在于机,显之在于势,成之在于君。外乱而内整,示饥而实饱,内精而外钝。一合一离,一聚一散,阴其谋,密其机,高其垒,伏其锐土,寂若无声,敌不知我所备。欲其西,袭其东。兵胜之术,密察敌人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中早已提出了情报的“伪装”观念,加以利用,经过伪装的军事情报,同样会给地方的军事行动起到阻碍作用以创造我方的优势。对待所搜集到的军事情报,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去伪存真。 
    (三)对《六韬》思想中情报思想的梳理 
    1、军事情报工作必须未雨绸缪 
    《六韬》动静第三十七 太公曰:“先战五日,发我远候,往视其动静。审候其来,设伏以待之,必于死地与敌相避。”中讲到,在交战前五日,就应先派出侦察兵,远去打探敌人的动静。这种思想正如今天我们的“不打无准备之仗”,搜集到相对完整可靠的军事情报,也就为未来战争赢得了先决条件,敢打必胜的前提是做好了未雨绸缪的准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