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自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七年(前214——前210年)。这时形势已发生巨大变化,秦始皇巩固内部的工作已经完成,边地长城的修缮已基本结束,边防已经巩固,对匈奴作战的各项准备皆已就绪,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并取得重大胜利。秦始皇三十二年,蒙恬大败匈奴军,一举收复河南;次年又渡过黄河,攻占高阙,控制了阳山、北假一带,从而使秦代的边境向北推进很远。为了巩固新占领的地区,于是开始第二阶段修建长城的工作。第二阶段的任务共有两项。一是“自榆中(今甘肃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也就是从今天的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一带开始,同第一阶段由狄道沿洮水向西北延伸的长城相连,沿黄河而东,直到与阴山相连,即与原赵国阴山南长城的西端相连,并在沿河岸边修建44座城塞,建立44县,从而加强沿河的防御,二是在高阙、阳山、北假一带“筑亭障以逐戎人”。也就是重新修复赵武灵王时所建的阴山北长城,并自高阙向西南延伸很长一段,直至与当时的流沙(今巴丹吉林沙漠、滕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的总称)连接;向东与原赵国阴山南长城会合后,于今内蒙卓资一带转向东北,逶迤于今内蒙商都县北、化德县南、河北康保县南,在今内蒙太仆寺旗一带与原燕国的长城相连。这两项任务都是以新筑为主,包括修复赵武灵王的阴山北长城,由于匈奴的长期破坏,亦和新筑相仿。加之地形复杂,多行于崇山峻岭之中,因而任务十分艰巨,仅靠蒙恬所率部队和沿边郡县的军民是难以完成的,遂大规模地动用了内地的人力和物力。《淮南子·人间训》说:“秦皇挟录图,见其传曰:‘亡秦者胡也。’因发卒五十万,使蒙公、杨翁子将,筑修城,西属流沙,北击辽水,东结朝鲜,中国内郡挽车而饷之。”司马迁曾亲身游历秦代长城,他在《史记·蒙恬列传》的结语中说;“吾適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水经·河水注》中引杨泉《物理论》说:“始皇使蒙恬筑长城,死者相属,民歌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掌柱’”。据估算,当时投入筑长城的部队约50万,民夫约50万,总人力不下100万。由此可知,秦代劳动人民为了修建万里长城,不知付出多少牺牲和巨大的代价! 二、万里长城的结构和布局 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城墙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一般修建在险峻的山梁岭脊之上或大河深谷之侧,以便“因地形,用制险塞”;只有草原、荒漠、川旷无险之处,才平地起城。筑城的基本方法是夯筑,如今甘肃临洮长城坡的秦长城遗址,即为夯筑而成。长城坡在临洮东约50里,两山夹峙,形势险隘,秦长城即跨于两面高山之上,可谓险上立险。半坡上有一个巨大的豁口,俗称长城口。长城口实为古代关隘,从其南恻倒塌的断面看,最下一层为生土,高约l.5米;生土之上为压实的黄土,厚约3米,进深残存约10米;黄土之上筑有夯土层的城墙,墙高残存约2米,宽约3.5米,夯土层厚6、7、10厘米不等;其结构与南北两侧的长城城墙相同,并彼此相连。在长城口南北两侧的长城,各保存约200米,其延伸部分已难以辨识。与长城口相连的长城断面,呈一梯形,高约2.5米,上宽约2米,基宽约3.6米,夯土为黄色粘土并夹有碎石。从断面看到的长城城墙,上部已裂塌成尖堆状,现存高约2.8米,下宽约2.9米,夯土层厚6至9厘米,夯窝不甚规则,直径一般3——4厘米,属于早期的夯筑办法。从侧面远望,长城立于山梁之上,若断若续,有如长龙起伏。由此可以想见当年秦代长城的雄姿。 与长城城墙相结合的是沿边的大量城、障。所谓“城”,本指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城垣,里面的称城,外面的称郭,即《管子·度地》中所说的“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而这里与长城紧密相连的城,是指在长城沿线所修筑的军事要塞,主要用以驻军,也用于住民,以利军民结合,共同守卫边防,开发边疆。如秦始皇三十三年命蒙恬“城河上为塞”,并设置44县,就是在沿黄河筑长城的同时,在各要害处筑了许多城塞,以加强对重点地段的控制和防御。又如在今河北围场境内的秦汉长城遗址旁边,发现许多与长城紧密相连的小城,城的面积不大,城与城之间相距数十里不等,也有的小城建在长城内外的纵深方向,这些城都是用来加强重点地段防御的。所谓“障”,即边塞险要处用作防御的城堡。颜师古在《汉书·武帝纪》中解释说:“汉制,每塞要处,别筑为城,置入镇守,谓之候城,此即障也。”秦制亦当如此,秦始皇三十三年命蒙恬在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就是在修建长城的同时修建大量障塞的明证。障与城的区别在于大小不一和作用不同:城比障大,既驻军又住民,用来加强重点地段的防御;障比城小,只住官兵,不住居民,用来加强险要之处的扼守。城和障都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这两项设施,长城的防御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加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