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秦朝 >

[原创]帝国大战——长平之战(3)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中华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等我上到城楼,依着箭垛向城下看去,不远处数十丈开外的开阔地面上,黑压压的一大群,或蹲或坐着万余韩国百姓,里面不乏有数量不菲战败归降的士兵。我们大秦的两个千人骑兵队,呈半圆状包围着他们。
    蒙敖皱着眉,手按配剑挺立在城头,他不无焦虑的看着城下若干耀武扬威的秦兵。看见我上来,蒙敖的脸上露出一丝淡笑,“让!大将军给你什么爵位?!”“喏!大将军几鞭子把我抽出来了!”我叹了口气答道。
    蒙敖哈哈大笑,指着我道:“让!定是你小子桀骜不驯,惹火了将军!”我眼看着城下奔跑的骑兵,淡然言道:“富贵由天生死有命,管他呢!”蒙敖又是哈哈大笑,张了张嘴,刚想说什么,一人从台阶狂奔而上,扑至蒙敖面前,单膝跪地,大声呼道:“喏!大将军有令,着蒙将军急去大帐,商议军情!十万火急!”
    蒙敖看了看我,眼神闪现出焦虑,沉声答道:“喏!顷刻即到!”传令兵跪地不起,继续禀告:“大将军有令,着蒙将军安排副官,除工匠,伶人外,其余降敌,全部斩首!”蒙敖与我大吃一惊,大秦虽然刑法严酷,推崇军功,但从来就没有做过杀戮俘虏的事情,战场上枭首割耳,不过是争军功罢了。每次大战,俘获的敌方百姓军民一概送至后方,枷锁做奴隶,为我们前方将士日夜生产兵器粮草,开山挖渠,不然,我们大秦地处西域,人口本少,都去打仗,供养何来。六国的朝臣每每见不到我大秦放归俘虏,故做宣传,责我大秦坑杀降俘,残忍绝伦,以欺本国民众共起敌忾之心。
    蒙敖脸上顿起不忍之色,军令不可违,身为校尉,纵有慈软之心也是无力变改上层的决策。蒙敖挥一挥手,低声道:“喏!遵从大将军令!你去吧!” 
    我紧跟着蒙敖,从城楼上急步而下,一名侍从早就备好战马。蒙敖飞身上马,我纵步上前,拉住马辔。“将军!这么多人,当真就杀了?!”蒙敖冷冷地看着我,粗暴地大喝道:“杀就杀了!军令如山!”转身大呼,“王翦!王翦!”城门口飞步跑来一人,跪拜在地。“喏!属下在此!”我转头看着他,从他冠戴的皮帽,很显然,是一名廷尉。
    大秦的军衔以五人为伍,设伍长,十人为什,设什长,百人为佰,设佰长。这些都是大秦军中最低级的士官,仅有配剑和束发的资格。再往上就是廷尉,管理手下十个佰长,校尉是比廷尉更高一级的军官,手下分配有一万人的方阵,分别有弓弩营两千,骠骑营两千,持戟营和持铍营各两千,另有四人一组的战车营两千。校尉的上司就是都尉,直接归属大将军指挥。正是有这样井井有条的管理和等级鲜明的军纪,我们大秦的军队才可能无敌于天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王翦约莫二十四五岁的年纪,长年的征战落下的风霜,让他看起来倒像是而立之年的汉子。两撇浓密的八字胡须,更显出其人的凶悍。王翦在军中可以说是大名远扬,善角斗,力大无穷,剑术极为精湛,鲜有对手。三个月前征战韩国野王县一战,以什长身份出战的王翦,力劈韩国勇士拓残,生生夹死韩桓惠王派来督战的殿前都尉伍勇,是役,斩首二十七颗,俘敌一十四人,一战成名。为大将军所赏识,直接破格提拔至廷尉,领骠骑一营的俸禄。这样的荣耀,也只有士兵出身的武安君白起能够相媲。
    “传我号令!着王翦并李忍率弓弩骠骑各两千,即时起,杀光降兵,不得有误!违令者,斩!”蒙敖面无表情地发布着命令。我呆呆地看着蒙敖,发愣地站在那里,直到蒙敖的鞭子抽了过来,“撒手!”剧烈的疼痛让我全身都哆嗦起来,我下意识地用手去阻挡,蒙敖皮鞭立刻在我的胳膊上撕开一道口子。接跟着,蒙敖拨转马头,向着大将军的指挥所,急驰而去。
    我跺了跺脚,不顾身上火烧火燎的疼痛,飞跑上城楼。秦军的效率足够快了,一队队弓弩手正列队小跑着奔向韩国人。王翦拔出长剑,伫立在身前,双手按住剑柄,满脸兴奋地看着正在列队的秦兵,那个架势,颇有点大将军的丰采。我不禁对王翦有了一种很深的畏惧感,王翦这样的气势,令我不敢去抬眼看他,幸亏他只是我的战友而非敌手。
    我转头看着那些可怜的韩国人,他们懵然不知即将到来的悲惨命运,只是茫然四下顾盼,寻找各自的亲人和朋友。几个韩国老兵显然已经意识到危险正一步步向他们逼近,从列队奔跑的弓弩手,和马背上正在脚蹬扣弦的骑兵,他们想到唯一的可能,就是对他们的屠杀!于是他们开始大声咕嘈起来。这种本能的反应立刻波及到全部的韩国人身上,一大群人开始重复蹲下站起的动作,远远看去,就像是麦田里的麦穗随风翻动一般。
    随着骑兵开始了对他们的瞄准,有一些韩国人绝望地抱着脑袋,嚎哭起来,声音很大,传到很远的地方。这种声音在我今后的征战中,时时听到,并不停的折磨着我的内心。王翦很显然是被韩国人的怯懦搞得心烦意乱,不等李忍的弓弩营布置到位,就举剑过头顶,斜劈而下,一声:“杀!”几千支强力弓弩射出的利箭,在空气中划出令人恐惧的嗖嗖声,各自奔向目标。现场惨号之声不绝于耳,一些没被射中要害的韩国人在地上翻滚爬动着,鲜血汩汩流出。弥漫着的黄色的尘土和被射中人体喷溅的血雾,勾勒出一副惨烈的杀场。秦国的士兵不停的蹬扣上弦,一轮轮的发射,动作一丝不苟,毫不差错,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