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节提梁 历来有“京都雅游之所”美誉的琉璃厂里,隐匿着一个文人雅集的桃花源——“宜景宜人”北京紫砂艺术馆。自古文人喜好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徜徉在馆中欣赏“文人三雅”的精心陈设,处处感受到满溢清雅洒脱的文人气息。 所谓“文人三雅”,即紫砂壶、奇石和兰花。紫砂壶以其“不排外”的特性,在展现本身质地之美的同时,又可作为载体,呈现书法、绘画之精妙。竹子自古因高风亮节、坚韧刚毅为文人所喜爱,这里摆放的四十件紫砂壶均以“竹”为主题。其大小各异,造型囊括中西,传统与新派兼备。无论是壶身直挺、竹刻细致的“高风亮节”壶,或是直接用竹子形状做成提柄的“早春二月”壶,竹子的形象和精神在一个个紫砂壶上都表现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而从“竹溪六逸”中李白的一身傲骨、坚贞不屈,到“竹林七贤”中嵇康的蔑视权贵、从容无畏,我们也能感受到“蕴君子之风范,集大化之灵妙”。难怪文人墨客独爱用紫砂壶沏茶,沏出的不仅是清香,更是浓浓的文化韵味。 自古文人雅士但凡对品茗有所偏好者,皆对宜兴的紫砂壶赞不绝口。苏东坡被贬居宜兴蜀山时,便留下多首品茗之作,记录了他对宜兴美茶、美水和美壶的喜爱。而从与苏东坡同时代的文人所留下的诗词,也进一步证实了当时文人墨客对于紫砂壶的喜爱。北京紫砂艺术馆馆长赵炎先生认为,正是文人的参与,使紫砂壶完成了从工艺品到艺术品的转身。 说到奇石,不得不折服于它的巧夺天工。未经雕琢的石头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丰富想象力的共同发酵之下,拥有了全新的生命。魏晋时,文人便已开始把玩奇石。相传陶渊明宅边的菊丛中,就有一块心爱的石头。每当喝醉酒,就在石头上睡一觉,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醒石”。宋时玩石头的文人雅士不在少数,苏东坡、欧阳修、吴允、米芾及皇帝宋徽宗等都是玩石高手。当时的石头多为表现山水景致的“景观石”,借以抒发文人心中对于寄情山水的渴望。同时,奇石本身不经修饰的特性,又象征着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一直以来,赏石是文人所喜爱的雅玩。 人们常说,君子志趣高雅如兰,诗人屈原便在《离骚》中写道:“扈江离与薜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以兰作为佩物,表示洁身自好的情操,也抒发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苟合取安的胸怀。与紫砂壶和奇石相比,兰花多了一分娇艳,多了一分馨香。是安静,是忍耐,是宁静致远,是孤独清高。就像文人做学问时,必须耐得住寂寞。 无论是紫砂壶、奇石还是兰花,都同出于自然,而且质朴真诚。这“三雅”代表着文人的精神取向和情怀。在繁华闹市中,能寻得这样一处“文心雅集”的天地,实属难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