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组织 > 其它 >

府学文庙的两处泮池(图)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济南时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文庙大泮池
    济南府学文庙有两处泮池,这在全国大概是独一份。泮池乃古代学校的水池。周代天子之学为“辟雍”,诸侯之学称“泮宫”。辟雍有水环绕,泮宫之水只能半之,为半圆形,称为泮池。泮即为半。古时凡新入学的生员都要在当地官员带领下,从棂星门入孔庙,登桥跨泮池,进入大成殿礼拜先师孔子,然后到明伦堂拜见教官,这个入学仪式称为“入泮”。
    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郡守李恭建立府学文庙,仅仅100多年,便毁于战乱。金代贞佑年间(1213~1217),济南板荡,城空二十余年。此前“天下莫与为比”的济南楼观,惟剩荆榛瓦砾。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5),复建府学。至正六年(1346),又重新修葺,建造围墙“广千二百五十二尺”。元末倾圮,明代洪武二年(1369)重建。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山东和济南的地方官先后重修、增修不下二十多次。孔庙格局多有变化。宋、元时期,已不可考,明代成化年间府学文庙的建筑体制大致是这个样子:中为先圣殿即大成殿,东西列两庑,前有戟门,门外有泮池,左右为名宦祠、乡贤祠,又外为棂星门。大成殿后立明伦堂,堂后为敬一亭(后称尊经阁),其东有射圃(学习射箭之处)。其他有馔堂、庖厨、库房、师生廨舍等。文庙的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南北中轴线上,依次为“海岱文枢”坊、外泮池、棂星门、内泮池、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棂星又称天田星,汉代为农神,古代帝王祭天先祭棂星。孔庙设棂星门,取尊孔如尊天之意。原棂星门在新中国成立后已移作大明湖南门牌坊,现在新建的棂星门仿曲阜孔庙样式,为四柱火焰冲天式石坊,而且移至外泮池南面。戟门在大成殿前。古代帝王外出,立戟为门。后指列戟的宫门或府门。戟门亦称大成门,24戟分列大门左右,以示对孔子的尊奉。现在所说的大成门却跑到了文庙最南端,所以有人质疑那不是大成门,而是府学大门。明伦堂为讲学堂,尊经阁则为图书馆。关于两处泮池,明代刘敕《历乘》有载:“万历庚子年,知府沈蒸修引芙蓉泉水入外泮池……天启七年,知府樊时英修引明湖水入巽坊……且引水西入内泮池。”这里所说的外泮池即为跨有五孔圜桥的大泮池,时在学宫之外;而内泮池则为大成殿前出土不久的小泮池。
    2008年初,修复文庙施工中,在大成殿前发掘出一处半月状的泮池。市考古研究所专家推测,此泮池最晚建于明代。这正与《历乘》记载相合。修复后,就恢复到明代的样子,同时有大小两个泮池。明成化十九年(1483),知府蔡晟在府学东西建立“钟英”、“毓秀”两座牌坊,分立于庠门里和府学西庑南头。根据元代府学围墙周长“千二百五十二尺”的规模,疑即早期府学文庙围墙之南至。现文庙南北长330多米,超过千尺,规模比原来大得多。东花墙子街和西花墙子街之间即后来增加部分。
    魏敬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