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组织 > 历代书院 >

嵩阳书院历史沿革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中国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嵩阳书院
    书院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唐代,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独特的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五代时,由于战争的影响,官学衰废,士子苦无就学之所,于是自动择地读书。一些学者在佛教禅林制度的影响下,也利用此时机,选择景色优美、清雅静谧的山林名胜之地,作为群居讲学之所,出现了具有学校性质的书院。 
    嵩阳书院是我国创建最早、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它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睢阳书院(又称应天府书院)并称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嵩阳书院从五代后唐到清代末年经历了近千年的讲学历史,是书院中的佼佼者,对传播中华民族文化和培养造就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嵩阳书院的前身是嵩阳寺、嵩阳观、天封观、奉天宫等,先后是佛、道教的活动声所和李唐皇室的游嵩行宫。 
    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生禅师创建嵩阳寺。元魏司空裴衍隐居嵩山,继生禅师后主持建造嵩阳寺,曾为寺主,僧徒多至数百人。 
    隋炀帝大业八年(612年),道士潘诞自言300岁。为隋炀帝杨广合炼金丹,使其长生不老。杨广遂将嵩阳寺改为嵩阳观,做为炼丹的场所。 
    唐弘道元年(683年)春、冬,高宗李治同武则天到嵩山两访潘师正,以嵩阳观为行宫,曰奉天宫。 
    五代近期(907-960年),连年兵乱,社会动荡,官学遭到严重破坏,嵩阳观依然保持了唐代的兴况,观内还聚集了一批有远见、有学问的道人。后唐清泰年间(934-936年)进士庞式和南唐学者舒元、道士杨纳等人,在嵩阳观聚课生徒,为太乙书院在此创办打下基础。后周显德二年(955年)世宗柴荣(954-959年在位)将位于太室山麓风景秀丽、环境幽清的嵩阳观改称太乙书院。 
    北宋初年重视文治,学者多倾向依山林办学,正因为如此,嵩阳书院得到了长足发展。宋至道元年(995年)太宗越匡义向太乙书院颁赐印本九经书疏。至道三年(997年)五月,宋太宗将太乙书院改称太室书院,并御赐太室书院匾额。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四月,真宗赵恒又向太室书院赐九经、子、史诸书,并设置学官。宝元元年(1038年),宋仁宗又赐给嵩阳书院学田10顷。从此,嵩阳书院在赵宋朝廷的支持下,步入最兴盛时期。 
    金、元至明代中期的嵩阳书院讲学活动处于低潮,空余北宋盛名,此前金朝政府统治中原后,中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受战乱影响,讲学、就读于嵩阳书院的文人、士子纷纷南迁,依附于江南各地书院。金世宗大定年间(1161-1189年)嵩阳书院改名承天宫,又有了道教传道的影子。 
    明朝初叶,政府重视官学,提高科举,一般的读书士子向往官学的待遇优厚,前程荣耀,而不再热心于书院的清苦。在这种形势下,嵩阳书院的发展十分缓慢。 
    清初,由于书院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望,又有一批民间知名人士和地方官的极力荐复,得到快速发展,但清朝乾隆初年,嵩阳书院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建筑都有倒塌之势,乾隆后期便日趋衰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