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元巷求古书院 陇上自古多宿儒。兰州市城关区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地方史和民俗学研究者柏敬塘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搜集和研究兰州明清科举状况、举人进士名录的考证等工作。他考证后认为:纵观兰州学子从明洪武丁卯科到清光绪甲辰科的517年间,共考中进士77名(其中翰林8名),举人361名(其中解元5名)。这里面不包括武进士、武举人及金县(榆中),永登两县的进士和举人。文风之盛,居全省之冠,这里面涌现出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和高级别的官员。“可以骄傲的说,兰州是甘肃省内科举人物最多、也是最集中的地方。”柏敬塘先生说。 在明清两朝文风大盛的背后,书院的影子无处不在。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有了陇上各地渊源流长的讲学之风,才有了后期学子辈出的局面。而风靡各地的书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学子们心中的圣地。 求古书院 历任山长 据邓明先生考证,求古书院历任山长分别是: 王作枢,字辰垣,安定(今定西县)人,同治甲戌(1874年)翰林,建院初在职。 赵文源,字醴泉,秦安人,光绪庚辰(1880年)进士,建院初在职。 刘永亨,字子嘉,号晴帆,秦州(今天水)人,光绪丁丑(1877年)翰林,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职。 刘光祖,字远峰,秦州人,光绪丙戌(1886年)进士,刑部主事。光绪十七年(1891年)在职。注重奖掖,使学生在欢欣鼓舞之中,学业自进。刘尔 为其学生。 A、源远流长的书院制度 中国科举制度自隋发端,终止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作为封建社会取士选才的最主要手段,科举制度实施一千多年来,对中国的政治走向和社会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中国历代政权选拔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知识分子,使之能够有机会跻身于上层社会,成为各级为政权服务的官吏。科举制度在中国整整实行了一千三百年之久,从隋唐到宋元到明清,一直紧紧地伴随着中华文明史。 据史料记载,我国的书院制度源远流长。而陇上讲学兴教之风其渊源可上溯到十六国时期,硕学宿儒多聚于陇上名胜之区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当时酒泉郭在临松(今张掖)薤谷,凿石室隐居,聚徒千人余,讲授经义,并著有《春秋墨说》、《孝敬错纬》等著作。天水杨柯隐居陇山,聚徒数百人,传授《周易》。陇西王嘉隐居东阳谷(今秦安),凿崖穴居,守业弟子达数百人。 书院制度的近源是唐代的官方藏书、校书机构。史料记载,唐玄宗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置丽玉书院,庋藏宫廷图书,校勘图书,始有“书院”之名。宋以后书院转变为讲学、藏书、祭祀、考课之地。到了明清时期各地书院大盛,学子云集,书院成为当时各地考生准备科举考试的场所。关于兰州最早的书院建制,据有关专家考证,明代段坚在兰州创建的容思书院,为见与史籍中甘肃最早的书院。 到了清代,随着兰州成为陕甘总督、甘肃布政使、兰州知府驻地,兰州遂成为西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一时间,兰州城内讲学兴社风生水起。自雍正年起,书院官办,号称“人文蔚起,科第联翩”是“赖以造士的主要场所”。在这种形势下,兰州设有兰山、求古、五泉、皋兰四大书院。 悠悠书院,伴随着学子们吟诵传念的热情,进入了最为辉煌的时刻。 B、求古书院的来历 兰州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邓明先生是省内最早研究和考证甘肃书院制度的专家,多年来邓明先生在这方面成果颇丰,并逐渐形成独立的研究观点。据邓明先生介绍,求古书院是甘肃省立书院。旧址在今城关区贡元巷城关区文教局及其毗邻的兰州市少年宫东楼。清末时,张掖路至武都路一段称贡院巷,武都路至曹家厅一段称茶司门。这条街道现称“贡元巷”,其实旧称原为“贡院巷”。清朝乾隆初,巷内北首的行都指挥司署,改建成为兰州府贡院,全省文武生考取文武举均在此处进行,故名贡院。1936年后统称贡院巷,后来“院”俗化成“元”,故称贡元巷。这条巷子自明代筑城后,即为内城南北向主要干道之一。 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左宗棠力主陕、甘分闱成功,在海家滩(今兰医二院处)新建甘肃举院。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陆廷黻接任学政后,发现平(凉)、庆(阳)、泾(州)、固(原)、宁夏五属考生的试卷八股文浅薄,试帖诗多未叶韵,“文俱浅薄”,回兰州后遂与总督谭钟麟商酌,于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将省城旧有考棚(即贡元巷的兰州府贡院)改建为求古书院。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改为甘肃初级师范学堂。宣统三年(1911年)春,初级师范学堂并入优级师范学堂(原兰山书院),改为甘肃存古学堂。1915年,刘尔建为陇右实业待行社,1926年又由他设立丰黎社仓、乐善书局。后改为贡元巷小学。“文革”后改建为区文教局与少年宫东楼。 C、办学 据邓明先生介绍,求古书院大门及棚门朝东,南北各有一座牌坊,入大门坐北朝南有三组建筑物。中依次为仪门、东西厢房,讲堂、东西厢房,客厅、东西厢房、上房。左右两侧为东小院、西小院。山长居住西小院,监院居住东小院,东西厢房为学生居住的斋房。 求古书院作为省立书院,官学性质十分明显。据邓明先生介绍,求古书院设山长1名,每年修金200两,膳金60两,节金聘金32两。设监院1名,每年膳金40两。设书办1名,每年纸笔费30两。设斋夫、院夫各1名,工食银36两。 据邓明先生著《清代四大书院》记载,从全省各府厅州县招考贡生、监生、生员人院肄业,准备考取举人。设内课生10名,每名每月奖给膏火银3两,外课生20名,每名每月奖给膏火银1两5钱,附课生无定额,不奖给膏火银。 总督谭钟麟筹拨甘州府抽帮(清代对商货贸易征收的一种实物税。)项下银12000两、总督杨昌浚筹拨银1000两发商生息作为堂课奖银。由总督、学政,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员捐养廉银,发商生息,作为官课奖银。 D、教学与考课 据邓明先生介绍,求古书院的学生以自习为主,山长讲解为辅。学院专门考课经文,山长着重讲解诗赋。规定学生每天早晨写大小楷二三百字。上午读一篇四书五十遍,读一篇五经五十遍。下午读八股文一篇四十遍,读诗一首四十遍。晚上挑灯看书,摘录诗文,作试帖诗。学生每天的学习情况都要载人稽考簿,每五天山长查阅一次。 每五天山长检查一次学生诵读经书的情况,令学生当面默写某一段落。如一月内作业无错误,就另给奖银,以资鼓励。 每年二月至十一月为求古书院考课期。每月有三次考课。上旬官课,由总督、学政、布政使、按察使、兰州道分别主考,随意命题,考学生。由上列官员捐养廉银给胜优者发奖励银。中、下旬为师课(院课)。中旬师课令学生写经解一篇、试帖诗一首。下旬师课令学生作赋一篇、试帖诗一首。根据学生考课成绩优劣浮动其资格。 求古书院藏《御纂周易折中》等28部经典,大部分由总督谭钟麟和学政胡景桂置。 E、重修 古一徵教授2000年率部迁甘肃中华职业学校于兰州贡元巷21号,在其处从事教学研究。在装修的过程中从院中挖掘出明、清、民国时期的三朝古砖,随后的开掘工作,更是发掘出当时的书院柱石,院砖,拴马桩等古迹遗物。后通过兰州史考得知该处为兰州求古书院旧址,遂多方筹资近500万元重修了求古书院。重修后的求古书院由:书院门楼,求贤堂、言教斋、理知斋,道明斋,藏书堂五大书院主堂组成,北院内设置“倒座、讲座、讲堂”三大阅书厢房,南院由文茶斋和待客厅组成,内部两侧青砖白墙红琉璃瓦当,满街古式建筑构成,放眼望去,文风古道,令人畅然。书院主体设计为:青砖红瓦古书堂明清款式,书院用具选用红木为主的古家具模式组成,结合现代科学文化的部分装点,建筑均保持其原有的清幽典雅风格,充溢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已经成为兰州城关区现代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景观街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