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组织 > 历代书院 >

寻访书院里的腾飞梦想……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江门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蕉窗细雨
    “鲤鱼跃龙门”,是千百年来中国布衣学子的梦想,是农家子弟洗脚上田的必由之路。成就他们的,是教育,是书籍,是科举考试制度,“学而优则仕”,书院、学宫、校舍里的寒窗苦读,也许就成了了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希望,梦想因此从远古迤逦到现代,从乡村迤逦到城市……
    科考取仕制度深深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每一个角落。在古代,学宫是文人才士求仕之门,也是百家争鸣的育才祭圣基地。据了解,在五邑地区之内除鹤山外,开平、台山和恩平也都有学宫,经过几百年来的日晒雨淋,部分学宫容颜早已改色,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的只有新会学宫和开平学宫,台山和恩平的学宫则都改建成了学校。
    江门没有学宫,但同样是由于肩荷了振兴乡梓的愿望和理想,于是有了一代代官绅乡贤捐资兴学的作为,有了江门一中几经变迁的校舍和蔚为大观的新校址,成就了今日重点中学的师资力量和升学水平。其实,江门一中的校史,也不过是五邑侨乡众多学校的一个缩影!今日之学校,同样是培育栋梁的温床,同样寄予了无数家长、学子的理想。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子们的求学之路因此显得崇高、沉重和漫长,于是就有了“头悬梁、椎刺骨”的自我警醒,有了孔老夫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苦中作乐的教诲,有了蟾宫折桂时乡人们为其树碑立传的莫大荣耀!更有当代诸多家长携子前往“举人村”、“博士村”探访,掀起“旅游教育”热所蕴含的深意。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又到了九月——新学年的开局时节。本报记者走访景贤书院和红楼,了解江门一中的历史;探访开平学宫,恩平、台山的举人村,追溯先贤们奋进向学的精神……时光轮回,沧桑变迁,我们从中分明看到了一代代学子们的前世今生,看见了一辈辈五邑人生生不息的自强理想…… (凡雨)
    开平学宫:儒学渊源崇圣重贤
    
    鸟瞰学宫
    
    学宫门口
    
    学宫里用竹架撑起
    开平有很多古香古色的古建筑群,碉楼与村落作为开平古建筑群的代表,早已刻入民心,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作为开平最早的人才培养基地,同样具有几百年历史渊源的开平学宫却渐渐地被人们所遗忘。
    数百年学宫,数百年风流。很多人都知道,在古代,学宫是文人才士求仕之门,也是百家争鸣的育才祭圣基地。据了解,在五邑地区之内除鹤山外,开平、台山和恩平也都有学宫,但是经过几百年来的日晒雨淋,部分学宫容颜早已灰飞烟灭,而至今仍然保存下来且比较完好的只有新会学宫和开平学宫,台山和恩平的学宫则都改建成了学校。
    学宫年龄三百年
    我们从开平市汽车客运站出发,坐去苍城方向的公共汽车,5元就到达了目的地。下车后,顺着村中民居巷道来到开平学宫,穿过大门,一片荒废破落的景象出现在眼前,真不敢相信,眼前的破房烂瓦就是开平学宫。如今的开平学宫破旧败落实在让人伤感、失落,与其头顶着的“开平最早的人才培养基地”头衔并不相称。
    据了解,开平学宫是开平县学和文庙的总称,位于苍城镇区东门街,始建于公元1669年(清康熙八年),至今已有337年的历史,学宫占地面积6684平方米,是开平历史文化的发源地和文化摇篮,曾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人才,也是开平古县城至今遗留最好的古建筑群。
    13位县官参与修建
    学宫是开平文化教育的发源地,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达官贵人关心和重视学宫的建设,为促进开平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每一次冲刺。据有关史料记载,前后共有13名县官参与学宫的修建工作。开平学宫是公元1667年(清康熙六年),正直开平立县18周年,由当时的开平知县高于翼与训导祁士骅共同倡建的。
    1669年,开平学宫在训导萧正傅的督建下,建成了大成殿,为开平学宫的建设奠定了坚定的根基;1679年,开平知县韩荧发起重修和扩建开平学宫的倡议,2年后添建了东西两庑及大成殿前之戟门、启圣祠、名宦祠、乡贤祠、明伦堂、月台、泮池等,学宫初具规模;1715年,开平知县陈还任主持重修学宫的棂星门,扩建礼门、义路、优入、圣域等门,加筑了四周的围墙,正中开筑了青云路,学宫更趋完备。此外,叶重秀、厉绳式、王淦、龚鲲、刘遵陆、孙海观、吴廷杰、刘盛堂、郭占熊、张邦泰等历任开平知县都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参与了学宫的修建。
    人才辈出各领风骚
    学宫处处都是宗祠和大殿,每到一处,都能轻易地看到宗祠或大殿里一间间被隔开的小房子。这些小房子就是古代学子求学考试的活动场所。开平一直以来对教育事业都比较重视,各路人马、官员都有。据历史记载,开平县学设在学宫的大成殿,按礼部题定定额,从童生中考选文学、武学生员就读,县学生员享受公费读书,进而选送参加科举考试。1929年,学宫大成殿改为孔子庙。在学宫从建成到废除科举的240年间,总共有485人考取了功名,其中考取进士5人,举人140人,秀才340人。进士关朝宗是最为突出的代表。关朝宗少年时进入开平学宫读书,在县试中得中秀才。1861年(咸丰十一年)被学宫选拔和推荐参加乡试,考取了举人,受聘广东从化县教谕。1868年(同治七年),关朝宗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钦点翰林庶吉士,后任工部主事,时年46岁。由于工作出色,提升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他为清廷所器重,后更因功绩显著升为郎中。1885年,关朝宗以翰林身份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奉旨出使越南,勘划国界,因长时间被酷暑及山林瘴气所侵,不幸病逝任内,时年64岁。此外,著名国画大师司徒奇,抗战期间曾在这里任过校长,他作了许多画,每幅作品都签署“苍城司徒奇”的名字,直至在他晚年的作品中,照样冠上“苍城”二字,终生怀念开平苍城的学宫。
    文武官员至此下马
    无论是站在高处望过去,还是站在原地细看。不难发现学宫里的建筑大多数为中原式建筑,学宫里,碑文、浮雕尽收眼底。据开平历史文献记载,开平学宫占地面积6684平方米,为砖、石、木结构,因为当时清代海上丝绸之路已开通,学宫的樑、柱、斗拱等,大量采用南洋进口的坤甸为材料,结构凝重,气势非凡;屋顶采用金琉璃瓦,斗拱采用泥道拱、幔拱和瓜子拱3种,此外,大量的壁画和人物故事浮雕和龙雕,凸现了中原文化的艺术风格。在大成殿前有一石拱桥,叫状元桥,两边各有泮池,据悉,古代有诸侯不得观四方之说,因此状元桥两边的泮池就呈半圆形了。此外,设棂星门表示遵孔如遵天,文明门左、右设金声门和玉振门,以击钟(金声)开始,击磐(玉振)告终,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先贤之大成,有始有终。学宫的文明门之前十米,曾竖有一块马碑,碑高一米,刻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碑文,以示对孔子的崇敬。
    草深无处不鸣蛙
    据当地老百姓反映,自从科举制度废止后,学宫的功能逐渐失去作用,其设施也逐渐改作他用。1952年,开平县政府将学宫交苍城粮管所使用,此后,大成殿等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的改建和破坏。我们在学宫采访时看到,当年备受景仰的“求仕之门”,虽然依旧从一砖一瓦中渗着“学术象牙塔”的痕迹,但眼前更多的是破败、杂乱、荒草遍地横生,蛙声四起的景象,让人心生荒凉之感。
    不信东风唤不回
    据了解,早在1982年,开平县人民政府就把学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2月1日,开平市成立学宫文化研究会,开展开平学宫文化学术研究,并创办《学宫文化》期刊至今。苍城镇部分人大代表近年来每年都提交要求修复学宫的议案。开平市文广新局局长梁少锋表示,开平学宫不仅是开平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建筑群也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艺术价值,研究开平历史,必然要研究开平学宫历史;反映开平,学宫是必不可少的。目前,苍城镇对学宫修复工作提出初步的计划,并着手做好对与学宫有关的配套建设如姓族祠堂的保护、长堤的开发等做好规划。
    从景贤书院到红楼
    在江门市中心有一座山叫狗山,后来因为名字不雅而改叫蓬莱山。这座山与蓬江河对面的烟墩山因像两扇门一样对峙,把江水夹着,“江门”由此而来并流行至今。山上已建满高楼大厦,江门人都记不起这座山的存在了。山上曾有一座大名鼎鼎的学校——江门一中,虽然去年已搬迁到江海区,原来的地方换成现在的景贤学校,不过山上的红楼和江门一中的过去、现在还时时刻刻受人关注。
    因为江门一中在江门市广大市民中,早已成了望子成龙的福地,江门一中教学质量之高,使她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民间有一种传言,说江门一中校园是块福地,江门市区的龙脉贯穿那里。中心教学大楼,有如皇帝的龙椅,雄踞在蓬莱山之巅,中心大楼正前方的银晶酒店,是帝皇的帅印(或者是高校的钢印更合适)。本人虽然不相信什么风水龙脉,然而细细想来,民间之传言并非完全是附会。
    景贤书院和红楼:江门教育发展历史的见证
    早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新会知县周志让(山东印墨人,三十四年任)为景仰先贤陈白沙先生,在原社学的基础上,改办景贤书院(书院路由此而得名)。这是江门第一所官办书院,院址设在盐仓街(即今之书院路)。
    辛亥革命后,新学兴起,景贤书院改为景贤高等小学堂。1928年,江门街已有几间小学,但没有中学,市民子弟在小学毕业后,每感升学困难,若欲到远方就学,又多为经济所限,本市第一间中学遂于全市群众渴望之中涵成孕育。时任江门市长司徒非有见及此,乃锐意筹备,但环顾市内,要觅一校舍比较困难,见景贤小学校舍比较宽敞,遂将该校收归市有,以景贤小学为基础筹办中学,定名为“江门市市立中学校”(原景贤小学改为市中附小),经社会各界热心集资,着手改建校舍。至1930年,新校舍正式建成,成为我市中等教育的始基。
    1931年,江门取消市建制,改为新会县江门镇,学校亦由“江门市立中学”改为“新会县立第二初中学”。这时校舍光是中学已不敷容纳,加上小学部更是无法安排,遂发动筹款建校。当年的新会县县长黄槐庭向旅外绅彦筹集资金并广泛发动师生和社会群众捐资兴建,选定江门蓬莱山为校址,设计一幢主楼、两幢副楼,建成“雄鹰冲天”之势,又富有古希腊、罗马式西方艺术风格,因通体由红砖构建故称“红楼”。镶嵌在红楼主楼大门上的,用花岗石雕刻的“新会县立第二中学”的校名是由新会县长黄槐庭书写的。1934年秋,红楼校舍建成,学校由书院路迁到“红楼”。红楼从此成为江门一中的象征,也是江门教育发展的历史见证。
    1951年江门撤镇建市,市政府接管在紫茶路黄家祠的缅香私立中学和蛇山的蓬江私立中学,将其合并为一校,定名为“江门市第一中学”,校址设在黄家祠缅香中学内;将原新会县立第二中学改名为“江门市第二中学”。1953年市政府再把江门一、二中合并成新的江门第一中学,高中部设在蛇山校舍(今紫茶小学),初中部在蓬莱山“红楼”。
    1956年,学校已经发展到36个教学班,学生人数1822人,其中高中742人,初中1080人,这时感到学校的规模太大,且分两个地方,管理上也增加不少困难,市政府遂于1956年在行政管理上分出一间“江门市第二中学”。江门市第一中学仍留在蓬莱山“红楼”,江门第二中学校址在蛇山(今紫茶小学)。
    缅香中学:黄氏宗族的梦想
    甲午维新后,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是时百家氏族争相创建学校,盛极一时。江门大姓黄氏宗族,默察潮流所趋,遂于1906年由族老嵩龄、震川诸公主持,以紫茶路居正始祖祠宇(俗称黄家祠,现紫茶小学分部)为校址,创办黄氏缅香小学校。学校何以命名为“缅香”?据四十年代校董黄鼎三先生考据,我国汉代有文疆公名香,照顾父母,睡前冬温夏清,九龄即以孝著天下,后来当了大官,成为一代名臣。校名缅香即义于“缅怀祖香,垂范后世”之意。
    1906年建校后,缅香小学确实曾经兴旺一时,然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校舍累遭驻军破坏,校县日渐散失,黄氏先人艰难缔造的缅香小学竟于1915年被迫停办。直至江会光复之后,黄氏一些有识之士,深感出租祠宇,实非前人前祠之旨,力主复办学校,乃至1946年复办缅香小学,翌年又进一步创办缅香中学,推举绅士黄槐庭为中学校董会董事长。
    蓬江中学:集合志同救学荒
    江会地区光复后,学校少,学童多,尤其是小学毕业生入中学更难,失学者众。1946年9月3日镇长李景向、商会会长卢霭云与社会名流陈新圭、梁松展等商议筹办私立中学,以救学荒,于是奔走呼号,集合志同,组织蓬江中学董事会,推举省参议员高深出任董事长,卢霭云为副董事长,聘任梁松展君为校长,仅20天时间,经社会人士热心相助,借得黄氏大宗祠(即现紫茶小学分部)为校址,当即招收学子130人,于9月23日正式开学。为筹集办学经费,在社会贤达、商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校董会基金,使学校赖以发展。1949年新校舍建成,学校即迁往蛇山新址(今紫茶小学)。1996年江门一中实现初高中分离,同时成立民办公助的蓬江学校,于2000年更名为景贤学校,目前,该校已成为江门市最享声誉的初级中学。
    作者:谭国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