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第四篇 仙术一 炼精化炁 伍柳派炼精化炁之方法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中国国学网 --道教 佚名 参加讨论

    伍柳派认为“初关是修命,中关是修性。不得金丹,不能复至性也”。并认为“炼精化炁,固以神为炁之归依”所以炼时,“欲还先天真炁,唯神可得。则以元神领炁,并归向于下丹田。而后天呼吸,皆随神以复真炁,即借元神名内鼎者也可。若无是神,则不能摄是炁,而所止之下丹田为外鼎者。又炁所藏之本位,即所谓有个真金鼎之处,此言丹田既为外鼎,然则神亦可以为内鼎也。必凝神入此气穴,而神返身中,气自回也”。这样“真炁就会归根,真息同样定于根。二炁合一于根,以为胎神之基”。若以形言之,则炼形为炼精化炁之用。  炼精化炁的具体过程为采药、封固、运火、周天,其中进退、颠倒、沐浴、呼嘘、行住、起止“工法虽殊,真机至妙,在乎一气贯真炁而不失于二绪,一神驭二气而不少离于他见。三百周天犹有分余象润等,一候玄妙机同于三百候,方得炁归一炁,神定一神,精住炁凝,候足火止,以为入药之基址,存神之宅舍也。”
    所谓药,即指精、炁、神。修炼的目的就是要使三者合而为一,鬼谷子说:“道以至神为本,以至精为药,以冲和为用,以无为为治,长生久视之道成矣。”
    筑基至静,真机发生。时亥之末、子之初,阴极阳动,炁固有循环,真机自然复动,先天无形元炁动而为先天无形之元精,此精便是药物。药物既有药炁生机,一定有先天得药的感觉,以这种感觉为炼药的指导,以冲和为炼药的方法,并用火候之法来采药。此时应该注意:药太嫩、炁不足不能采,药太老,炁分散不能采,必须把握好火候。因为静坐之时,会出现“一阳初动,中霄漏汞”的现象,即活子时之火候。此时当产小药,应以火烹炼。中霄为半夜子时,漏为计时的方法,称为漏刻。凡是炼丹,随子时阳气生而起火,则火力全。其它时间起火,均不会得药。丹道一周天之用,须用真活子时而起火。天道十二时,本有半夜子时之时。丹道虽然以子时来比喻,然而不拘泥于子时,于十二个时辰中,指可有阳生火发的时候,故称说“活子时”,为其不拘于午夜之死子时。“修炼内丹者当于天时中,认取当生火之活子时也”。伍冲虚将其总结为“一阳动处初行火,卯酉封炉一样红”。一阳动同纯阳之说,但曰采取封固,曰沐浴温养。若要采药,当子时火之前。若要起火,当子时火之事。
    在此必须注意的是,真炁阳精发生时,必驰于外,所以要使她返回。神知气之在外,则神亦驰在外,想要使气返回,必由神而驭之,从太玄关,过尾闾、夹脊,上泥丸,过重楼,送归土釜,故曰“神返身中炁自回”。炁之所以能够归根,也是这个原因。
    采得真药,送到炉鼎 (下丹田)封固。封固时需要注意的是鼎炉中无药不可行胎息与行火,否则就会久积成病;同时还不能偏执于火,迷失于刻漏,忘沐浴之候,不知止火等。
    封固必使之于行火,行火之法,愈久而愈密,愈密而愈精,斯则必成大药,必成服食。此时要注意的是切不可产生淫念而使神着于魔,不然就会火离药,工夫不能长久,大药不成,前功尽弃。
    行火得当,神、炁相均相合,以呼吸之气来鼓火,使火乘真炁驾御药,并使真炁之动静定真息之根基。  “丹熟不须行火候,若行火候必伤丹”。就是讲火足药熟不能再用火,当止火,使精化炁于炁穴内。再行就当是炁化神的功夫,伍冲虚称之为别鼎。
    至于行住起止之功,行则采取如是○,即运息以合神炁之真意也。住则封沐如是○,即停息以伏神炁之真意也。起则采封之后,真意运息,合神气于十二时中,自子时而起火也。止则象闰之后,真意停息,合神炁于本根还虚而止火也。可见行住起止,悉皆元神凝合于炁中。
    总之炼精化炁有进有退,有沐浴,有颠倒,有周天度数。凡言炼药、炼丹、守炉、看鼎、药熟、丹成,皆百日小周天之事。《心印经》:“回风混合,百日功灵。”就是说元神在心,元炁在肾,相隔甚远。真炁发生之时就会向外奔驰,元神虽然有感应,但不能运用,所以要用呼吸之气不加以回旋,使得神炁归根,上至泥丸,下至命蒂,神宰于气而混合为一,气足而神定。柳华阳说:“有法无功勤照彻,忘形顾里助真灵。十月道胎火,一年沐浴温。”其实此胎,并非有形、有像,而别物可以成之,实即我之神、炁。先以神入乎其炁,后炁来包乎神,神炁相结而意则寂然不动,所谓胎矣。且炁凝而后神灵,故《经》曰,亲奉觉应,二炁培养。故曰日益增长,炁足胎圆,从顶而出,所谓形成出胎,亲为佛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