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神妖鬼怪 >

土地神和地方保护神 - 灶神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中国国学网 --道教 佚名 参加讨论

    
    

     灶 神 , 即 东 厨 司 命 定 福 灶 君 , 俗 称 灶 君 、 灶 王 、 灶 王 爷 。 中 国 古 代 就 有 祭 祀 灶 神 的 。 《 礼 记 》 的 《 祭 法 》 篇 称 , 「 王 为 群 姓 立 七 祀 」 , 在 七 祀 中 有 一 祀 就 是 祀 灶 。 但 是 普 通 百 姓 只 能 祀 一 锺 , 或 者 祀 户 , 或 者 祀 灶 。 灶 要 生 火 , 因 此 , 两 汉 时 期 , 有 称 火 神 炎 帝 神 农 , 死 後 托 祀 於 灶 ; 也 有 称 祝 融 禄 回 为 高 辛 氏 火 正 , 死 为 火 神 , 托 祀 於 灶 。 上 灶 还 要 洗 刷 锅 盆 , 因 此 《 礼 记 》 的 《 礼 器 》 篇 又 称 祭 灶 是 「 老 妇 之 祭 」 , 「 惟 盛 食 於 盆 , 盛 酒 於 瓶 , 卑 贱 之 祭 耳 。 虽 卑 贱 而 必 祭 之 者 , 以 其 有 功 於 饮 食 , 故 报 之 也 」 。 魏 晋 以 後 , 灶 神 有 了 姓 名 。 隋 杜 台 卿 《 玉 烛 宝 典 》 引 《 灶 书 》 称 , 「 灶 神 , 姓 苏 , 名 吉 利 , 妇 名 搏 颊 」 。 唐 李 贤 注 引 《 杂 五 行 书 》 又 称 , 「 灶 神 名 禅 , 字 子 郭 , 衣 黄 衣 , 披 发 , 从 灶 中 出 」 。 灶 神 初 为 女 神 , 或 称 是 老 妇 , 或 称 是 美 女 , 说 法 诸 多 。 大 约 出 於 清 代 的 《 敬 灶 全 书 》 则 称 , 灶 君 姓 张 , 名 单 , 字 子 郭 。 当 属 男 神 。 现 在 民 间 供 奉 的 东 厨 司 命 定 福 灶 君 的 纸 马 , 往 往 是 一 对 老 夫 妇 并 坐 , 即 灶 君 和 灶 君 夫 人 的 画 像 。
    
    
灶 神 之 职 原 是 主 管 人 间 的 饮 食 制 作 。 约 在 东 晋 前 , 灶 神 又 有 了 监 察 人 间 罪 恶 , 掌 握 一 家 寿 夭 祸 福 的 职 能 。 东 晋 葛 洪 《 抱 朴 子 内 篇 》 的 《 微 旨 》 称 : 「 月 晦 之 夜 , 灶 神 亦 上 天 白 人 罪 状 。 大 者 夺 纪 , 纪 者 三 百 日 也 。 小 者 夺 算 , 算 者 三 日 也 」 。 大 约 成 书 於 元 明 之 际 的 《 东 厨 司 命 灯 仪 》 中 有 句 称 , 「 灶 神 职 重 , 秉 下 民 倚 伏 之 权 」 , 「 在 天 为 七 元 之 使 者 , 递 日 奉 万 事 於 宸 庭 」 , 「 迭 主 阴 阳 , 虽 善 善 恶 恶 , 均 在 修 为 ; 然 是 是 非 非 , 必 恭 记 录 」 。 清 代 的 《 敬 灶 全 书 》 则 称 , 灶 君 受 一 家 香 火 , 保 一 家 康 泰 。 察 一 家 善 恶 , 奏 一 家 功 过 。 每 奉 庚 申 日 , 上 奏 玉 帝 , 终 月 则 算 。 功 多 者 , 三 年 之 後 , 天 必 降 之 福 寿 ; 过 多 者 , 三 年 之 後 , 天 必 降 之 灾 殃 。
    
    
每 年 十 二 月 二 十 四 日 , 灶 神 上 天 , 报 告 人 间 功 过 , 定 人 祸 福 。 因 此 , 南 北 习 俗 均 於 十 二 月 二 十 三 日 晚 上 奉 祀 灶 君 , 焚 香 祀 送 。 旧 时 亦 有 士 绅 家 於 二 十 三 日 送 灶 , 百 姓 家 二 十 四 日 送 灶 之 别 。 奉 祀 灶 君 多 用 糖 元 宝 、 炒 米 糖 、 花 生 糖 、 芝 麻 糖 和 糯 米 团 子 之 类 , 以 冀 塞 住 灶 神 之 口 , 不 讲 人 间 罪 恶 , 世 称 「 上 天 言 好 事 , 下 界 保 平 安 」 。 祭 毕 , 即 将 奉 祀 经 年 的 灶 君 旧 纸 马 从 灶 上 揭 下 , 连 同 纸 锭 等 一 起 焚 化 , 以 示 灶 神 上 天 。 除 夕 接 神 时 , 再 行 接 灶 神 之 礼 , 奉 祀 灶 神 後 , 再 在 灶 上 粘 贴 新 的 灶 君 纸 马 。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