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家百科 >

明清道教 -道教走向民间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中国国学网 --道教 佚名 参加讨论

    一般认为,道教历史走到明清这一步,已成强弩之末,特别是明中叶以後,道教已衰微。实际上,这是道教从组织上、教理教义上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在这些方面的确没有新的建树和发展,很不景气。然而,道教对社会生活的渗透力,与民情风俗的结合,似乎却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从明清乃至民国的小说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起自民间的道教,此时又出现一个回归民间的过程,这从其与明清民间秘密宗教的关系中可以透视到。
    道教从产生之初便是种民间宗教,以後发生分化,其主体经改造成为官方宗教,但仍有一部分道士和道派活跃於社会底层,表现为民间宗教的形式,如南北朝以「李弘」名义组织的起义。到宋元时,道教与民间秘密宗教仍有关系,如明教即是摩尼教传入中国後与道教结合发展而成的秘密宗教,尊太平道张角为教主,宋代方腊起义曾加以利用。进入明清时代,道教在组织、教理上日趋衰落,新的民间秘密宗教兴起,便大量吸取道教的内容与形式以充实自己,而道教的很大一部分也趋於民间宗教化。明清两代北方广为流传的红阳教即与道教有密切关系。清代红阳教的许多经卷,曾由道教宫观刊刻印刷,道士对这些经卷不仅妥善保管,而且在官方追查时将其秘密转移。红阳教全名是「混元红阳教」,其「混元」二字即取材於道教教义,道教祖师老子曾被宋真宗封为「混元上德皇帝」。红阳教所推尊的最高神「混元老祖」也与道教有关,其所供奉的神当中就有三清、玉皇、真武、全真、清微等道教神仙,所奉经典中也有道教经典。红阳教注重建坛诵经,善於作斋醮,其经卷多为供斋醮用的经忏,这些都受到道教影响。明清时代的黄天教也深受道教影响,是个以外佛内道为特徵的民间宗教。黄天教早期经书中贯穿一条修炼内丹长生的主线,这正是对宋元道教内丹道修炼宗旨的继承。明代统治者以正一道为正宗,全真道失势,一部分便转向下层社会,与民间宗教合流。黄天教吸取了全真道的部分教义,也讲究性命双修,并以兼修性命作为结丹出神的条件。全真道三教合一的思想对黄天教也有很大影响。可见,明清时道教与民间秘密宗教有许多内在的联系,道教底层的一部分或某些道派的一部分在不同程度上民间宗教化了。道教的衰落具体地表现为在上层社会的衰落,士大夫信仰道教者极少,道教自身的文化素质下降,高道凤毛麟角,这样一来,道教在下层民众中默默无闻的流传,融进民情风俗,给人衰落不振的印象。
    回归民间的道教,与百姓的日用生活更趋紧密,尤其在农村,不少习俗与道教有关。明清的岁时节令也多与道教相关,从清人《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等著作中,可以看到北京地区的岁时节令和风土习俗出自道教信仰。比如农历正月十九的燕九节,即为纪念长春真人邱处机的节令,这一天,北京居民云集白云观,希望与邱神仙相会。又如农历二月十五太上老君圣诞日,禁止屠割,各道观立坛设醮,开讲《道德经》等等。都表明道教在一般百姓生活中有较强的活力,道教的一些仪式成为民众的日常活动。上述清人著作记述的虽是北京地区情况,但举一反三,从中可窥全国的面貌,看见道教对民众社会生活的影响。
    从明清道教与民间秘密宗教的关系和渗透民情风俗这两方面的情况看,不能笼统地讲道教衰落了,而应作具体分析,说明道教在社会上层与下层的不同发展趋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