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茶文化 > 茶道 >

一碗茶中的和平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中国青年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在有关日本“3·11”大地震的相关报道中,有一则题为“日本大地震带来文化伤痛:128件(处)文化财产在地震中严重受损”的新闻。我注意到,此次受损的文化遗产中,包括冈仓天心美术研究所、茨城大学五浦美术文化研究所六角堂。
    冈仓天心(1863-1913)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美术教育家暨思想家,我之所以久闻其名,是因为曾经看过他以英文写就并于1906年首次在纽约出版的《茶之书》(《THE BOOK OF TEA》)。此书是20世纪初向欧美介绍日本文化的重要著作之一,之后又被陆续翻译为多国语言,影响深远,至今仍有再版。这本不到百页的小书,以介绍茶道这一传统文化的独特审美视角,简介了茶室、插花、茶道大师等方面的内容。作为了解日本茶道的启蒙读物,令人印象深刻。其开篇第一章标题便是“一碗见人情”。
    但是,冈仓天心一度甚至至今仍为世人所诟病,因为他在《东洋的理想》一书中提出的“亚洲一体”(Asia is one)观点,被认为是二战时日本侵略政策的思想源头。当然,也有研究者认为,这种诟病的起因,可能是对其关于亚洲文化观点的误读和滥用。
    关于冈仓的功过众说纷纭,由他所设计的名列“茨城百景”的六角堂,却在此次大地震中被海啸湮没。
    然而,茶道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日本延续着传承,在当代中日文化交流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值得一提的是,茶事交流不仅盛行于中日民间,在国事交流中亦占有一席之地。
    2008年3月,胡锦涛主席在“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活动中,观看了中日茶道表演,并寄语两国青少年: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异曲同工,虽然各有特点,但都强调“和”的精神,就是要和睦相处、和谐共生。希望两国青少年以茶为缘、以和为贵,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2011年5月,第六届东亚茶文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中日韩学者认为,茶既是文化的纽带,也是和谐社会乃至和平世界的纽带。与会学者表示,应该以茶为媒介进一步发展中日韩三国之间的交流。
    这些以茶为主题的友好交流活动,与1979年首次访问中国的当代日本茶道界巨擘千玄室大宗匠所提倡的“一碗茶中的和平”之理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多年来,这一理念被广为推行,并长期实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中日茶道渊源颇深。而今,中日茶人在“和”的理念上再一次不谋而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些中国茶人借此良机相聚在一起,在联合国馆成功举办了“世界和谐茶会”,近百个国家馆的工作人员代表出席了茶会,并通过互相传递奉茶,体验了中式茶会和敬友善的氛围。该活动提出了“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的口号,以此表达对世界和平的祈愿。
    上述种种都一再显示,茶道这一传统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传承至今,并被演绎为和平的使者。现代茶事繁荣,中日茶人以茶为媒、以茶结缘,中日茶道又不约而同传播着“和”的精神。
    冈仓天心去世已近百年,《茶之书》问世也已一百多年,其纪念建筑亦被这次日本大地震毁损。茶,这片被赋予了极具东方文化特色的和平象征的小小绿叶,却依旧生生不息地往返于中日两国间,不仅向世人传播了东方美学,更传达了对和平友好的向往。从“一碗见人情”到“一碗茶中的和平”,不禁令人想到,世间有形之物不免经历成、住、坏、空,而人们追求和平的心愿,却始终代代相传。(李笠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