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随其性质不同,各具特征,不同特征反映了不同的病变本质,常见疼痛特征,约有以下十种。 一是胀痛:痛有胀感,谓之胀痛。以胸、胁、脘、腹、腰、骶胀痛最为常见。外感风寒或恚怒伤肝,经脉挛急,卫气运行不利,常成此证。单纯气滞者少,兼见血郁、湿滞者多。 二是窜痛:疼痛部位游走不定,谓之窜痛。病在气分,是因邪客少阳三焦,卫气运行不利,而兼经脉挛急使然。 三是重痛:疼痛兼有重感,谓之重痛。湿滞体表常见此证。《金匮要略》所谓“腰下冷痛,如带五千钱”,即属湿滞体表腰部而呈重痛实例。 四是刺痛:痛如针刺谓之刺痛。有外伤病史、或痛程较长、或痛点固定不移,属于血瘀。若系新病,部位并无定处,则与掣痛毫无二致,是因经脉挛急所致,不是瘀血阻络,应当明辨。以上是气血津液病变表现的特征。 五是掣痛:经脉挛急而痛,谓之掣痛。寒主收引,经脉因寒而挛,牵引小络,则疼痛作矣!但亦不尽如此,因热而痛者偶亦有之。如暑温热人心包(大脑)而呈暴痛如裂即是一例。 六是绞痛:疼痛剧烈犹如刀绞,谓之绞痛。机理不一,中寒气闭,胃肠经隧挛急、套叠而痛者,有之;情绪激动,包络挛急,心区绞痛者,有之;胆液凝结成石,阻塞胆道而痛者,有之;尿液凝结成石,阻塞尿道而痛者,亦有之。凡此种种,均因经脉痉挛或阻塞不通使然。惟有肿瘤后期剧痛难忍,不属此例。以上是以经脉挛急为主的特征。 七是冷痛:痛处觉冷或遇冷即痛,谓之冷痛,病性属寒。多因寒滞经脉、关节,津血痹阻所致。也有自身阳虚,经脉失温而致者。 八是热痛:痛处灼热谓之热痛。是气郁化热,津凝成湿,血郁于络,阻滞不通的综合反映,病性属热。如体表之疮、痈、疗、疖,牌系之龈肿而痛、胃痛、腹痛等等,都是局部病变。 九是隐痛:局部微痛不休,谓之隐痛。多由局部气血微结不通,或糜烂久不愈合,或气血亏损不能温养经脉所致。见于多种慢性病中。 十是虚痛:经隧空虚而痛,谓之虚痛,病性属虚。气虚、血虚皆能致此,如饥饿则胃部疼痛,乃气虚而挛也;吐、衄、血崩,大量失血而心区绞痛,小腹急痛者,乃血虚而挛也。 4.小便异常 小便异常,常见尿量异常、尿质异常、排尿异常三类证象。 肾系经隧是由肝系之膜构成,三类证象虽然都是水液失调,实与尿路痉挛、松弛、受压有其密切关系。少阳三焦是将肾系与其余四脏连为一体的大腑,是水津升降出人之路。水液能在三焦运行,需要五脏相互协调/才能运行不息,通调无滞。任何一脏功能失调,都会引起水津通调失度。水津随其卫气升降出人,卫气发生病变,出现气虚、气滞、气陷,都可引起小便失调。所以小便异常,应当联系五脏与卫气进行分析,才能揭示致病机理。除此以外,肾系血瘀、血溢,液结成石,阻塞尿路。精壅精室,压迫尿路;或尿路痉挛,妨碍尿液下行;尿路松弛,肾关失健,也可引起小便失调。所以,五脏皆能令其小便失调,非独肾也;气血精液皆能令其小便失调,非独津也。 (1)尿量异常①尿量增多:口渴、尿多,昼夜尿量超过2 500毫升,谓之消渴。尿中含糖者谓之糖尿病,无糖者谓之尿崩证。多由肾阳虚损,不能化水为气,蒸腾四布使然。故景岳云:“阳不化气则水精不布,水不得火则有降无升,所以直人膀胱而饮一溲二,以致源泉不滋(指肾阳不能化水为气上升于肺),天壤枯涸者,是皆真阳不足,火亏于下之消证也。”但亦不能专责肾阳不足,气虚不能固精、摄精(指谷精)也难辞其咎,两种机理并存,尤为常见。此外,一般小便清长量多,畏寒怯冷,也是肾阳亏损,肾气不因所致。 ②尿量减少:小便昼夜少于400毫升,谓之尿少。小便少而短赤,为热盛伤津,或吐泻失水,或过汗伤津所致。若尿少而见浮肿,则是肺、脾、肝、肾四脏功能异常,即肺失宣降,脾失健运,肾失气化,肝失疏调,水液内停所致。 (2)尿质异常①尿浊:尿液浑浊,或白如米泔,或凝结如脂,排尿时无痛感,谓之尿浊。兼见形寒怯冷,腰膝酸软者,为肾阳不足,气化失司。脂液下流;兼见神疲食少,小腹下坠者,为脾虚气陷,气不固摄谷精,精微下泄;小儿尿如米泔,则因食积阻滞,运化失常,谷精随其水液下注前阴。所以小便浑浊,阳虚不能转化谷精,下泄而浊者有之;气虚不能固摄谷精,下泄而浊者有之;脾功能障碍,谷精下泄者亦有之。 ②尿血:尿中带血,尿色变红,或夹血块,谓之血尿。兼见尿频、尿急、尿痛,为邪客肾系,气郁化热,由气人血,热迫血溢,成为血淋;兼见潮热盗汗,为痨虫侵人肾系,化热伤阴,肾水亏虚,阴虚火旺,灼伤血络,此为肾系自病。尿道涩痛,兼见口舌生疮,舌尖红降,为心经湿热从三焦下注前阴,热迫血溢,是心病及肾,心肾同病。兼见发热口苦脉象弦数,为肝经血热,迫血外溢,是肝病及肾,肝肾同病。小便呈洗肉水样,色淡微红,兼见面色苍白,食少神疲,为脾气虚弱,统摄无权,是脾病及肾,脾肾同病。 ③小便夹精:尿中夹有精液,或尿后精液自出,谓之小便夹精。兼见尿浊、尿痛,舌红苦黄,是湿热蕴结下焦,扰动精室.;兼见五心烦热,舌红少苔,是肾阴亏损,虚火扰动精室;兼见形寒怯冷,腰膝酸软,是肾阳虚衰,肾气不固,封藏不密;兼见食少便溏,少气懒言,是中气下陷,气不摄精。 (3)排尿异常①小便频数:兼见尿急、尿痛,舌红、脉数,是邪侵肾系,气郁化热,湿热蕴结,尿路挛急所致。病在气分,谓之气淋,热人血络,谓之血淋;感冒咳嗽,兼见小便频数,是肺失宣降,水道失调;兼见小便清长,夜尿增多,则病性属寒,是肾阳不足,肾气不固,膀胱失约所致。 ②小便不通:小便不通,谓之癃闭,寒热虚实皆能致之。骤感风寒,肺卫闭郁,尿路挛急而闭,病性属寒。湿热蕴结,精室肥大,压迫尿路而闻,病性属热。肾阳衰惫,气化无权;或中气下陷,清阳不升而闭,病性属虚。血瘀成癓,液结成石,阻塞尿路而闻,病性属实。此外,肾功能衰竭,气化不行,水停为肿而呈小便不通,间亦有之。 ③小便涩痛:急欲小便又欲便不能而呈尿频、尿急、尿痛,是小便不畅。小便不畅是因尿路率急使然。盖五脏经隧均由肝系之膜构成,经隧感受刺激而呈挛急,于是频急而痛见矣!若小便不利兼见尿来中断,因结石阻于膀胱下口者有之;精室肥大压迫尿路者亦有之。 ④余沥不尽:尿后点滴不尽,是因肾气虚损,不能固摄膀胱所致。 ⑤小便失禁:小便失去控制而自遗,谓之小便失禁。为肾阳虚衰,肾气不固,膀胱失约。若病人神志昏迷而小便自遗,是因心神失其主宰,病势垂危。 ⑤遗尿:梦中小便自遗,谓之遗尿,小儿多见,成人偶亦有之。兼见食少神疲,是肺脾气虚,气不摄津;兼见形寒怯冷,是肾气未充,膀胱失约;两种机理并存,尤为多见。如果不是梦中遗尿,而是咳则尿出,妇女可见此证。是因肾的气化不及,水液内停,从三焦上逆犯肺而咳;复因肺气虚损,咳时耗气,津无气摄而遗。所以咳是肾失气化,水泛高源,病本在下而病标在上;遗尿是因肺气虚损,不能摄津,病本在上而病标在下。是下病及上与上病及下两种机理并存的反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