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桥是确定北京中轴线的最初坐标 从地安门旧址往北行,不多远就是万宁桥。地安门俗称后门,桥也俗称后门桥。此桥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开始为木桥,后改为石桥。万宁桥是由通惠河进入海子的门户,所有进入海子的漕运船只,都要从万宁桥下通过。此桥当时也俗称海子桥,它在保证元大都粮食供应上发挥过巨大作用,也是北京漕运历史的实物见证。 不仅如此,万宁桥还是确定北京中轴线的最初的坐标。著名北京历史地理专家侯仁之教授最早提出:元大都城的建设,就是以万宁桥来确定自北向南纵贯全市中轴线的位置。然后在桥的正北方,建立起作为全城平面布局中心的位置,即元代的“中心之台”。从中心台径直南下,经过海子桥,南达全城的正南门。明、清的北京,位置略向南移,而中轴线与元大都城的中轴线则完全重合。万宁桥从元代起就一直是北京城中轴线必经之地。 时间的流逝,京城水系发生了极大变化。明朝时漕运已不再进北京城,河道淤塞,水路不通。民国后,万宁桥桥身下半部已埋入地下,后经历次修路,铺沥青,桥身已几乎不见,两侧桥栏已残破不堪。 2000年,北京市对万宁桥进行整治修缮,疏通了桥下河道,修砌两侧石砌护岸,修补了桥石望柱和石栏,恢复了明代万宁桥原貌。石桥的东西石拱券正中上方各雕有一饕餮兽头,仿佛在大口吞水。而在桥东西两侧的南北石砌护岸上,雕有四只镇水兽,造型古朴,似龙似虎,仿佛随时准备镇住洪水,护卫北京。 现在,站在金锭桥上东望,是整旧如旧的万宁桥。北望是青砖灰瓦的金丝套地区。湖上波光潋滟,微风拂来,让人心旷神怡。 漕运屯粮用的皇家粮仓 元代大都城内就建有许多仓廒,储存漕粮。明代后,漕运不再进京,漕粮由通州经陆路运进朝阳门,因而朝阳门被称为运粮之门。朝阳门内外建有多座储存漕粮的粮仓。如北新仓、海运仓、北门仓、富新仓、南新仓、禄米仓等共计13仓,被称为“京师十三仓”。 南新仓,俗称东门仓,位于东四十条,今平安大街东端路南。这座皇家粮仓已历经近600年风雨。目前,南新仓已成全国仅有、北京现存规模最大、现状保存最为完好的皇家仓廒,见证京都史、漕运史、仓储史仅存的历史实物,具有极高文物价值。在北京遗存的传统建筑中,唯有仓储建筑功能至上,体现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和建筑价值。目前,南新仓中品相上乘者,为坐南朝北,居于古仓群合抱中的两间命名为“皇家粮仓”的古仓廒。 作为京师储粮重地的南新仓,建于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在元代北太仓的基础上始建。清代的京、通二地的古仓是封建社会京师太仓制度最为成熟的典型,在规模上、技术上和制度上都达到了顶峰。 在古代,仓是总称,廒是贮粮库房。明朝时期南新仓的仓廒,在构造上,以廒为贮藏单位,每三间为一廒,后改为一廒五间。皇家粮仓为京师储粮重地,与城墙一样按军事标准建造,墙体全部用大城砖垒砌,保证其坚固耐用。皇家粮仓是古代智能生态建筑技术应用的典范。其在建造时就考虑到通风与水患,选址地势较高,地下修有排水系统,墙壁底端设通风孔,墙体宽厚,最厚处达1.5米,顶部约为1米,仓内四季恒温。 南新仓仓廒的空间容量极为可观。据史记载:南新仓在清朝初期有廒46座,到乾隆年间,南新仓已经有廒66座,规模之大,在当时为京城之最。到宣统年间南新仓又增建到76廒。 除专司贮粮的仓廒外,另有许多附属建筑,龙门、官厅、科房、大堂等都是各级人员办公用房;警钟楼、更房为报警巡更人员所用;还建有仓神庙、土地祠、关帝庙等,为祭祀之用;另有多眼水井,为救火水源。在仓的周边街巷,与仓储漕运相关的行业应运而生,如大车店、小饭馆、小酒店等。 民国时期,南新仓改为军火仓库,解放后用作百货公司仓库。如今,古老的皇仓改为时尚的餐馆、画廊和演出场所,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文化气息。站在门口那道古老的门槛儿外,就听见曼妙的昆曲声静静飘过来,抬眼望去,古朴的砖墙上挂着现代派的画作……崭新的南新仓特色街区古今结合,完美现身。 禄米仓是专门储存京官俸禄用米的仓库,在朝阳门南小街以东禄米仓胡同内。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距今已有近500年历史。仓内原有明代“历任仓场监督题名碑”,上刻有海瑞的谥号“海忠介公瑞”,看来海瑞也任过仓官。清代康熙年间最盛时,禄米仓有57个廒,占地长约200多米,占了胡同北部的近一半。清末,因国力衰竭,漕运衰退致使漕粮减少,光绪末年禄米仓减为43廒。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将城内所有粮仓存粮拍卖,粮仓逐渐改为它用。禄米仓于1911年后改为联勤总部平津被服总厂。现院内仍存5座仓廒,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