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科技 > 古代农业 >

《王祯农书》中的“曾氏农书”试探(3)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科技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农书》云:古者分田之制,一夫一妇,受田百亩,以其地有肥硗,故不易、一易、再易之别。不易之地、家百亩,谓可以岁耕之也;一易之地、家二百亩,谓间岁耕其半也;再易之地、家三百亩,谓岁耕百亩,三岁而一周也。先王之制如此,非独以为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遂也,抑欲其财力有余,深耕易耨,而岁可常稔。今之农夫既不如古,往往租人之田而耕之,苟能量其财力之相称,而无卤莽灭裂之患,则丰穰可以力致,而仰事俯育之乐可必矣。
    按:这两段引文与现存《陈旉农书》中的“财力之宜篇”和“耕耨之宜篇”相同,所以学者对其出处并没有提出异议,但早田和晚田的存在,表明当时存在早稻和晚稻,这和现存《禾谱》佚文中的内容相吻合,《禾谱》载:“曰稻云者,兼早晚之名。大率西昌俗以立春芒种节种,小暑大暑节刈为早稻;清明节种,寒露霜降节刈为晚稻。”又说:“今江南早禾种率以正月二月种之,惟有闰月,则春气差晚,然后晚种,至三月始种,则三月者未为早种也。以四月五月种为稚,则今江南盖无此种。”现存《禾谱》所载品种名称,也是按早禾和晚禾来划分的。以这个标准衡量,陈旉生活时代的太湖一带的早稻似乎并不普遍,一直到清代仍是如此,清人更有将康煕颁御稻种于江浙两省,当作是“东南有早稻之始”。[16]由此看来,这个《农书》是《曾氏农书》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一处是《农桑通诀二·播种六》,其文曰:
    《农书》云: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序,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何匮乏之足患,冻馁之足忧哉,正月种麻枲,二月种粟,脂麻有早晚二种,三月种早麻,四月种豆,五月中旬种晚麻,七夕以后,种莱菔、菘、芥、八月社前即可种麦,经两社即倍收而坚好。
    按:这段与现存《陈旉农书·六种之宜篇》大致相同,对其出处不持异议,但这段文字还见于《种艺必用》之中。
    一处是《农桑通诀集之三·粪壤篇第八》,其文曰:
    记礼者曰:仲夏之月,利以杀草,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今农夫不知此,乃以其耘除之草,弃置他处,殊不知和泥渥漉,深埋禾苗根下,沤罨既久,则草腐而土肥美也,江南三月草长,则刈以踏稻田。岁岁如此,地力常盛。《农书》云:种谷必先治田,积腐稿败叶,刬薙枯朽根荄,遍铺而烧之,即土暖而爽,及初春,再三耕耙,而以窖罨之肥壤壅之。麻籸、谷壳,皆可与火粪窖罨。谷壳朽腐,最宜秧田。必先渥漉精熟,然后踏粪入泥,荡平田面,乃可撒种。
    按:这段从“《农书》云”之后,与现存《陈旉农书·善其根苗篇》略同,但《农器图谱集之六·朳杷门·田盪》,又有这样的说法:
    《农书·种植篇》云:凡水田渥漉精熟,然后踏粪入泥,荡平田面,乃可撒种。
    《农书》可以说是指《陈旉农书》,但“善其根苗篇”却变成了“种植篇”。“《农书》云”前的一段,虽然没有提到出处,但却与现存《陈旉农书·薅耘之宜篇》内容相同。因为前面我们已经发现,相同内容出现在《王祯农书·锄治之宜篇》时,却被冠以《曾氏农书·芸稻篇》的篇名,因此,此《农书》即是《陈旉农书》之说也是值得怀疑的,说不定此“农书”也有可能是所谓“曾氏农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