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科技 > 古代农业 >

唐宋时期的畬田与畬田民族的历史走向(4)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论剑历史门户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至少自唐代开始,中原王朝就开始有意识地向畬田民族集居地区进行渗透,设州立县,开疆拓土。宋神宗熙宁五年章惇“开梅山”、“籍其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vi]迫于外来的强大压力,一些畬民选择归抚,如南宋漳州“南畬上余所酋长,各籍户口三十余家,愿为版籍民”[vii];这些畬民成为了宋朝的臣民,宋末张世杰等领导的抗元战争中就有畬兵的加入。[viii]元灭宋以后,曾在畬人集居的福建汀、漳州地区设立屯田,并将曾参与宋军抗元的畬兵余党编入军屯之中。[ix]更多的畬民则选择了迁徙,明清时期,聚居于闽、浙、赣三省交界的畬民开始向外迁徙,逐渐向闽南、闽中、闽东、闽北、浙南、赣东北等地移动。迁徙又引发了新的冲突,冲突又导致被迫迁徙。据《游洋志》记载,明初畲族由汀、漳迁移到兴化(今莆田)山区,到明万历间该地区就发生了畬与汉民之间的冲突。有学者推测,畬人进入赣东北的时间当在明代中叶,而据《贵溪县志》卷五“武备”的记载,明正德、嘉靖年间,赣东北一带曾先后出现了王浩八、袁三等领导的爆动。畬汉冲突的最高点当为所谓的“王守仁的平畬之役”。因此,明代以后的畬民迁徙,其原因除了自身的生产方式之外,更与汉族的打压有关。“每每彼所开垦之地,垦熟即被汉人地主所夺,不敢与较,乃他徙,故峭壁之嵮,平常攀越维艰者,畬客皆开辟之,然每每刀耕火耨之所得,未成卒岁,则掘草药,种茯苓以自活。”[x]畬民自己的史诗中就多次提到因受官府欺侮而迁徙的事,所谓“一路搬来都一样,官府欺侮住人难”。
    前面说过,畬汉之冲突始于唐代,当初南迁的汉族人口还相对较少,畬汉的力量对比还不是太明显,处于势均力敌的阶段。因此,当汉人南迁到畬田民族人的领地时,遭到畬田民族人民的强烈抵制。遂有一系列的抵抗运动发生。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明代开始发生了变化。明朝不仅要平定畬民的所谓“叛乱”,更想根本解决畬民的问题,使他们成为明朝的编户齐民。[xi] 
    经过多次的所谓“平畬”之役,明代以后,畬汉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汉民反客为主,汉民称畬民为“畬客”,畬人称汉人为“明家人”。在明朝以前,畬民是基本上不受汉族统治者管辖的,畬民“不入版图,无丁赋差役”[xii],“有国者以不治治之”[xiii]。明代以后,畬民则开始受到以汉族为主的统治阶级的统治。此时的畲族已完全沦为一个受剥削受压迫的民族。汉族对于畲族的包围圈越来越小。传说畬民曾只许在“庶田之外一丈三尺地方开荒种地”,越过此限则被视为“盗耕”,或“霸耕”,如明正德中,广东畬民“盗耕”香山县南三灶禁地三百余顷。嘉靖十五年,又有一批畬民“霸耕”南三灶都里排的土地。更多的畬民出于无赖只得租种汉族地主的土地,沦为佃户。浙江处州府各地“佃田多是盘瓠种”[xiv];福建建阳畬民“所耕田皆汉人业”[xv]。然而,畬民并未就此屈服,他们“阳虽听招,阴实肆毒。”[xvi]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他们也会起来暴动和反抗。根据近人沈作乾对于汉畬相处情形的调查,汉人对于畬民一是蔑视,二是压迫,三是欺骗,四是奴役。而畬民对于汉人则一是尊崇,二是毒害。与此同时,畲族的农业文化也为汉族先进的农业文化所同化。因为畬民在租种汉族地主的土地时,也不得不采用汉族先进的农耕方法。而汉族地主和官僚也有意识地推广先进的农耕技术。南宋真德秀在福州劝农时,就告诫当地百姓要在“勤于耕畬”之外,还要“勤于耘耔”、“勤修沟塍”、“勤于粪壤”,[xvii]汉族先进的农耕技术开始畬田民族中扎根。就在不断的迁徙、冲突和融合过程中,畬田民族的农业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
    1,牛耕代替刀耕。这从畬民结婚所送之礼物中便可见一般,畬民嫁娶时,多以农具礼物,起初是以刀耕火种农具刀斧做为礼物,如永春畲族“嫁女以刀斧赀送”,这种习俗一直保留下,据民国《德化县志》卷三,《风俗志》的记载,德化畬民仍有此俗,但随着畲族农业的汉化,婚姻嫁娶所送的嫁妆也发生了变化,如建德畲族“以犁、耙、蓑衣、刀、锄为嫁妆。”[xviii]景宁畲族嫁娶,“其聘资则定一十二金有五钱焉,其奁具则耒焉耜焉,而兹基焉”[xix]。龙游畲族“奁具惟犁、锄、蓑衣数事”[xx]。这种习俗一直保留到近代,据沈作乾《括苍畬民调查记》载:“招赘者,无亲迎礼,奁币悉农具,而服饰甚鲜。如犁、锄、耒、耜、蓑衣、水车等,皆为必需之品。富者益以牛。贫者缺焉。”
    2,梯田代替畬田。由于畬田是一种很原始的山地利用形式,由于它顺坡而耕,又不设堤埂,加上刀耕火种对于植被的破坏,所以每当大雨倾注,山水就顺坡而下,冲走大量田土,水土流失严重。一般是二,三年之后,土肥就已枯竭,就不能再种植了,而不得不另行开辟。由于畬田的保土蓄水能力很差,一般只能种植豆、麦、粟等旱地作物,产量也不高。梯田就是为了解决畬田的水土流失问题而出现的。它的出现为水稻上山提供了条件。所谓梯田,也就是在山区,丘陵区坡地上,筑坝平土,修成许多高低不等,形状不规则的半月型田块,上下相接,象阶梯一样,故名梯田。梯田和畬田的最大区别在于,梯田具有防止水土流失设施的堤埂。元《王祯农书》首次给出了架田的概念,并对梯田的修筑技术做了详细的记载。
    畬田改梯田始于唐宋时期。南宋诗人范成大在《骖鸾录》中记载了他游历袁州(今江西宜春)时所看到的情景,“出庙三十里,至仰山,缘山腹乔松之磴甚危,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曰梯田”。这也是中国文献中所记载的最早的“梯田”。但是在此之前的唐朝,仰山还是一处畬田之所[xxi]。也就是说,仰山一带的畬田是在唐宋之间发展为梯田的。虽然仰山的畬改梯田不一定与畬田民族有关,但唐宋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随着畬汉的接触越来越紧密,受汉族的影响畬田民族也开始将畬田改梯田,虽然畬田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当作旱地(一称农地)保留下来,但在农业生产中所占比重愈来愈小。根据50 年代对于福建省福安县畲族的调查,“畲族多居住高山斜坡上,耕种着梯田。耕地分水田和农地二种,水田较农地为多。水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90-95%。”对宁德县南山、漈头和南岗三片畲族土地面积的调查显示,水田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农地只占三分之一。广东省的畲族地区也有相同的情况。根据中共汕头地委统战部1955年对广东凤凰山区潮安、饶平、丰顺三县畲族情况的调查。潮安县的山犁、碗窑、李工坑、黄竹洋,饶平县石鼓坪,丰顺县凤坪村的生产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水稻,旱地次之,还有砍柴,烧炭等副业生产。又据广东博罗县革命委员会民政办公室1972年对博罗县横河公社嶂背大队畲族情况的调查,全队耕地面积有水田399亩,旱地25亩,合计424亩。
    与此同时,明清时期的畬民开始对环境和土壤肥力进行一定程度的维护。表现之一,在废弃的畬田上插竹。畬民“随地迁移而种谷,三年土瘠辄去,去则插竹偿之。”[xxii]表现之二,在正利用的梯田中使用“石粪”。“石粪”,是将一种青石,燔成灰,因灰有火气,施于田,使“田得其暖,阳气乃生”。屈大均的“畬民诗”云:“畬客石为田,田肥宜石粪,英州石太多,燔石无人问”。又云:“火烧土膏暖,阳气发畬田,尽斩阴阳木,斜禾种绝巅”[xxiii]。这种石粪,疑为石灰,明清时期在南方稻区,石灰已广泛用以改造冷浸田。
    3,水稻代替了陆稻。畬田改梯田的过程,也就是水稻代替陆稻的过程。明清以前,畬田所种之作物主要为粟、豆、麦、黍、稷、芋之类。即便有稻作,也惟有旱稻而已。明清时期出现了三种新的变化:一是明清以后,番薯和玉米开始成为新的主要作物。番薯是明万历年间,从海外分别传入福建和广东的。此二地正是畬民分布比较集中的地方,番薯之广泛传播实有赖于畬民之辛勤劳作。公元1594年,福建发生饥荒,巡抚金学曾下令各地种植番薯,畬民在“近山之地,辄种薯芋,名曰开輋”。[xxiv]番薯逐渐成为畬民的主粮。二是各地畬民还根据山区特点,经营各种经济作物,主要有香菇、蓝靛、茶叶,以及杉、竹等经济林木。三是水稻的出现。畬田上所种之作物,最值得注意的莫过于稻。畬民所种之稻有水稻和旱稻之分。旱稻是畬田的产物,所以又称为畬稻。而水稻则是接受汉族水田农业的产物。明清时期,畲族分布比较集中的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区,都有畬稻的分布。
    结论:一个民族的历史是由自身文化传统决定的,同时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从畬田民族来看,刀耕火种所致的民族迁徙必然会与周边民族发生冲突,即使没有经济重心的南移,畬田民族也会迟早与其它民族发生碰撞,只是经济重心的南移加速了这种碰撞的到来。
    注释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