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 语 在结束本文时,我们对于郑和宝船大致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明史·郑和传》所记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概指体型最大的船舶,与有关文献颇相符合。其长宽比值较小这一特点,更为在泉州、宁波出土的古船所证实。 2.郑和所统率的舟师是一支庞大的“特混船队”,如表2所示,船队是按朝廷的命令在全国各地建造的。太仓、南京只是造船基地之一,在长江沿线还有湖广(指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庆、扬州、镇江等地都承担了大量的建造与改造船舶的任务。宋元以来造船技术发达的福建、浙江沿海地区在造船上更发挥了重要作用。表2中序号为4的一项,特别记录了“永乐二年正月癸亥,将遣使西洋诸国,命福建造海船五艘”。这五艘海船,或许就有郑和船队中体型最大的宝船。“船大难进浏河”[21]的记载则有力地说明大型宝船不是在浏河岸边的太仓建造的。 ----------------- * 据合众国际杜开罗(1983年)6月26日电,开罗报纸六月二十七日晨版报道了在亚历山大港近海确定了沉没近二百年的拿破仑舰队旗舰“东方号”残骸的位置,报道说该旗舰全长一百六十四米。据文献[33],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正是木船向大型发展和船体局部开始使用铁的时期。1839年英人华生(Watson)发明铁木混合造船法,1851年Jordan建成总吨为787的‘Tubal C山n”号,这是第一艘铁木混合结构船。拿破仑的旗舰“东方号”既沉于1798年,可知既非铁甲舰,也非铁木混合结构军舰.当为全长一百六十四米的木帆船。光明日报驻开罗记者符福渊1983年7月20日在该报发表<寻找拿破仑舰队沉船》的报导,说“东方号”长一百五十米,装有一百二十门大炮。 3.郑和庞大的船队既在全国建造和改造,船型必然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在浏河边的太仓(最多也限于南京一带)所造船舶可能取沙船船型之外,在闽、浙沿海所造船舶当为尖底、深吃水、抗风浪性能良好的福船船型。从郑和的航线来看,从表1所列宝船及其他各船型都具有较小的长宽比这一特点来看,船队中大多数船舶,特别是大型的宝船即相当于当今的旗舰者,应是福船船型,不大可能是沙船船型。 4.继承秦汉以及唐宋以来的优秀的造船技术传统,再加上明朝廷的具体需要,出现了郑和统率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的壮举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因运输和战事的具体需要而建造大型船舰的规律也并不相悖。伟大航海家郑和,为中国和世界的航海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由于局限于明朝廷的“朝贡贸易”政策,因而遭致反对派的阻挠和破坏,随着郑和的逝世,郑和的宝船也成为“空前绝后”的了。纵观世界历史,中国的万里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等等,都堪称为“空前绝后”的,但都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 本文在写作中承文尚光、李世谟、刘应群等同志或提供资料或给以帮助,船舶设计教研室曾组织了讨论,在此一并致以谢意。 注 释 [1] 吴晗:《明史简述》,中华书局,北京,1980年,第74、79页。 [2]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北京,1974年4月第一版,第7766页。 [3] 杨宽:《中国历代尺度考》,商务印书馆,上海,1955年5月重版,第88、105页。 [4] 周世德:《从宝船厂舵杆的鉴定推论郑和宝船》,《文物》,1962年,第3期。 [5] 周世德:《中国沙船考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1962年年会论文集(第二分册),国防工业出版社,1964年,第43、44页。 [6] 杨槱、杨宗英、黄根余:《略论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尺度》,海交史研究,1981年,总第三期,第20页。 [7] 郑鹤声、郑一钧编:《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上册),齐鲁书杜,济南,1980年,第199—201、219页。 [8] 冯承钧校注:《星槎胜览校注》,商务印书馆,长沙,1938年。 [9] 郑鹤声编著:《郑和》,胜利书局,重庆,1944年,第148页。 [10] 法·伯希和著、冯承钧译:《郑和下西洋考》,商务印书馆,上海,1935年。 [11] 张星煨译:《马可·波罗游记》,商务印书馆,上海,1937年。 [12] 桑原隅藏著、陈裕菁译:《蒲寿庚考》,中华书局,上海,1929年。 [13] 杨槱:《对泉州湾宋代海船复原的几点看法》,《海交史研究》,第4期,1982年,第35页。 [14] 席龙飞、何国卫:《对泉州湾出土的宋代海船及其复原尺度的探讨》,《中国造船》,第65期,2,1979年,第117页。 [15] 席龙飞、何国卫:《对宁波古船的研究》,《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学报》,2,1981年,第26页。 [16] 徐英范:《浙江古代航海木帆船的研究一一兼谈宁波宋代海船复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1981年,第21页。 [17] 冯承钧校注:《瀛涯胜览校注》,商务印书馆,上海,1934年。 [18] 范文涛:《郑和航海图考》,商务印书馆,重庆,1943年。 [19] 郑鹤声编:《郑和遗事汇编》,中华书局,上海,1947年。 [20] 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三十四,故宫博物院影印,1931年。 [21] 康熙《崇明县志》。 [22] 杨槱:《中国造船发展简史》,《中国造船工程学会1962年年会论文集》(第二分册),国防工业出版社,1964年,第15页。 [23] 朱杰勤:《汉代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海上交通路线试探》,《海交史研究》,第3期,(1981),第1页。 [24] 宋.朱或:《萍洲可谈》,卷二,守山阁丛书,子集。 [25] 杨熔:《承前启后的元代船舶》,中国造船史学术讨论会论文,大连海运学院,(1982年)。 [26] 庄为玑:《试论我国造船航海之第三高潮》,中国造船史学术讨论会论文,厦门大学,1982年。 [27] 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中华书局,北京,1982年,第185页。[28] 庄为玑、庄景辉:《泉州宋船结构的历史分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1977年,第82页。 [32] Vema~Foley.Wemer SoedM:《古代有桨战舰》,科学(Scenafic Arnerican中译版),8,1981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出版,第86页。 [33] 日·上野喜一郎:《船①世界史》上卷,舵社,东京,1980年,第287—290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