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严禁民间研习历法,竟使基本上是为历法计算服务的传统高深数学几成绝学。只有明末欧洲传教士东来,才把世界上较先进的数学知识传入中国,改变了原来数学领域可悲的状态。欧几里得的几何学、算术笔算法及三角学,基本都是在明末传入的。 对数的传入是在清初,由波兰传教士穆尼阁和中国学者薛凤祚共同完成的。英国数学家纳白尔(J.Napier,1550—1617年)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发明了对数。10年后,英国的巴里知 (H.Brggs,1556—1630年)又研究了常用对数。穆尼阁是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来到中国的。其后五六年,薛凤祚专至南京,从师穆尼阁,学习西方新法。并协同穆尼阁翻译西方天文历算著作。他所著并刊行于康熙三年(1664年)的《历学会通》,除了天文历法以外,还包括数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数学部分包括传自穆尼阁的《比例对数表》、《比例四线新表》、《三角算法》和《正弦》。《比例对数表》和《比例四线新表》两书,分别是1—20000的常用对数表和三角函数对数表。是为对数方法在中国第一次以书籍形式出现,因而具有重要意义。穆尼阁的传授及薛凤祚的著书介绍,使对数传入我国。 此外,尽管《崇祯历书》对三角学作过介绍,但有些地方不够完整。《历学会通》所载《三角算法》介绍的平面三角和球面三角法在完整性方面超过《崇祯历书》。平面三角采用配合对数计算,而球面三角除了《崇祯历书》介绍的正弦、余弦定理外,还有半角公式、半弧公式及德氏比例式等内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