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开始,随着城中村改造加速,这些有着百余年历史的海草房逐渐将被新楼房取代。它们的去留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 薛家岛鱼鸣嘴社区居民薛瑞秀已同社区签订了拆迁合同,3间居住了百余年的海草房即将换来两套宽敞明亮的楼房。但68岁的薛瑞秀说:“心里实在放不下这些海草房,是俺老爷爷盖的,已经120多年了,我就是在里面出生的。” 多重困难同时存在 其实,海草房更大的困难还来自于海草难寻、苫匠稀缺。由于持续20余年的近海围堤海产养殖,挡住了海草的上岸路径,致使从前随着潮水就能蜂拥而来的海草,如今已不见了踪影。刘玉启说,去年他通过熟人,才买到了5000斤海草,用于修缮巍巍村里那些无人居住的海草房,每斤海草的价格要2元。还有比这价格更高的海草,那就是刚从老房拆下来的旧海草,因其刚硬、韧性好的品质,市价高达20元每公斤。而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海边的海草随处可见,人人可以免费捡拾。 修建一栋海草房需石匠、木匠、苫匠,分别负责开山取石、打造门窗、苫盖房顶海草,其中,苫匠是修建海草房独有的工种。刘玉启说由于海草房具有百年不朽的品质,导致苫匠无用武之地、无练手之机,苫匠人才也因此青黄不接。 此外,现代瓦房则以经济、方便、省工的性价比,冲击着海草房。一片红瓦9毛钱,4间房需1400片瓦,共计1260元,同样四间海草房需要5000斤海草造价为1万元。人工费用,上红瓦的时价是180元每间,而苫一间面阔3.5米、进深4米的海草房,则需要一个苫匠、3个小工干4天到5天,经过做瞻头、苫方坡、封顶、淋水拍平、剪瞻等70多道工序,人工费用是红瓦房的4倍。 一位烟台作家感叹道,“海草没了,苫匠老了,凝结着渔民智慧,凸现着渔村特色的海草房的消失只是个时间问题。” 如何保护 面对拆迁,海草房该如何保护?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国际学院院长齐红利建议借鉴威海荣成市的经验。该市依法注册了海草房的商标,将海草房民居建筑技艺传人刘玉启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请北京版画制作权威制作了海草房卡片一套10张,将海草房当成一张文化名片来使用。同时该校计划在鱼鸣嘴社区启动拆迁改造时,将4处海草房原封不动运到学校,照原样进行恢复并予以保护。 如何避免海草房这一富有地域特征的文化遗存消亡,是海草房的热爱者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毕竟,像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计划的那样原样迁移几栋海草房,初衷本是好的,但那几栋孤零零的海草房只能沦为标本,而海草房世代沿袭的文化、历史则全部被割裂、消失,无法实现有效保护的目的,只能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目前,无论是刘玉启还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们,想到的路子都是发展渔家乐,让游客住在海草房、吃在海草房,以旅游养活文化遗存。在刘玉启的思想里,青砖黛瓦马头墙、木雕砖雕石雕的徽式建筑能够让安徽黟县的西递村成为旅游胜地,他希望有一天巍巍村海草房也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那也许会给百年不腐的海草房创造另一个传奇。(刘欣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