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钞关是中国现今唯一遗存并保留下来的古税收机构 运河钞关遗风犹存 近日,踏进临清市后关街南行百米,但见道西有一古建筑,青砖灰瓦,朱红大门,大门口北竖立着一座石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运河钞关”镶嵌在黑色的碑身上。走进钞关仪门,几棵百年槐树郁郁葱葱,院中南北两幢木质结构的砖瓦房。“这两幢建筑是南北穿厅,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临清市博物馆馆长魏辉介绍。 在北穿厅内四壁上挂着一些钞关资料,详细介绍了明清钞关的大致面貌,如明代设立钞关一览表、临清钞关复原图、民国时期钞关仪门、古代钞关胜景、明代运河各钞关历年船料商税一览表等。看着一幅幅复原古照片中的钞关历史原貌,听着魏辉的详细讲解,仿佛穿越历史的长空,亲历着一个个鲜活的历史场景。 魏辉介绍,现存的钞关遗址实际仅展现了原钞关建筑规模的五分之一左右。钞关在上世纪30年代以前还是有人的,尽管在民国初已经裁撤了钞关,但有一批梳着辫子的人在里面假扮官员收取过往船只的税钱。史料记载,原钞关建筑群占地4万多平方米,一座城垛分为前关和后关,前关由河口正关、阅货厅以及书有“裕国”、“通商”的两坊组成,主要作用为设卡拦截过往船只,检查货物和征税;后关则主要由关署仪门、正堂、船料房、衙皂房、税银房等建筑组成,主要为钞关官员办公生活场所。 扼九省之咽喉 “临清钞关在运河八大钞关之中是唯一一个中央直接管理的机构,这是与临清钞关所处的地理位置分不开的。”魏辉介绍说,临清地处山东西北部,卫河西岸,处于汶卫交汇口,可以“关察五方之客,闸通七省之漕”。它有“北控燕赵,东接齐鲁,南界魏博,河运直抗京师”,“扼九省之咽喉”之地理位置优势,临清成为漕运咽喉、商业都会,加之诸王练兵,漕粮储积、贡砖烧制及商市繁荣,税源迅速扩大,基于这诸多原因,山东巡抚陈济上疏:“淮安、济宁、东昌、临清、德州、直沽,商贩所聚。今都北平,百货倍往时,其商税宜遣人监榷一年,以为定额。”永乐皇帝虽听取了陈济的意见,但一直未能实施。后因军费及皇室费用的增加,终于宣德四年在临清等地设钞关征税,至此,运河共设钞关7处,临清为其一。明宣德十年,朝廷将临清钞关升为户部榷税分司,以直控督理官税。这时的临清钞关占地面积已达4万多平方米。 钞关初设时,由各差御史或部佐兼理。弘治年间,才规定委派户部主事一人负责钞关事宜,一年一更换。嘉靖年间,委任东昌府监理。不久,又由户部指派。万历年间,宦官曾一度监理。清顺治间设满汉各一员作为监督,康熙四年罢关差改归地方官,八年,恢复关差,五十三年归并巡抚衙门委员管理。乾隆二十一年专委临清知州稽征,济东道兼管。嘉庆年间,改派济南府同知管理,后又委泰安府通判管理,八年时仍循旧制。光绪年间,户部直接派员驻关,一切仿照海关章程办理。 四分“天下”有其一 “临清钞关的建立,给中央政府带来了滚滚财源。”魏辉介绍,明朝中前期,临清钞关年收税银四万多两,到万历年间,年征收船料和商税达到八万三千多两,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全国课税额的四分之一。明万历六年,山东省一年的课税折银只有8860两,仅占临清钞关税收的十分之一稍强,临清钞关的显赫地位可见一斑。 临清钞关,南接淮关,北接天津关,居运河冲要。每到漕运盛时,“帆樯如林,百货山积”。当时经过钞关验收,在临清市场上流通和转销的商品大多是民生日用品,其中转销的以棉布、绸缎、粮食为大宗,外销的主要有棉花、梨枣、丝织品、羊皮及毡绒等。钞关所在的中洲则是临清最繁华的商业区,“北自天桥至南水关,东自鳌头矶至卫河,街市蝉联,人烟辐辏,河流绕之。”此外,“天桥以北为皮商营业区,南市车营为粮商聚处之地,卫河西之街市,强半以营销土产为业,至古楼街之粮行”,是其外围的商业区。明代大学者李东阳一首《过鳌头矶》,就形象地描绘了临清钞关周围的繁华景象(钞关的卸货码头距鳌头矶约百米),“十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入青云,官船贾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折岸惊流此地回,涛声日夜响春雷。城中烟火千家集,江上帆樯万斛来。” 研究关税史的一座宝库 临清钞关的设立,为明清两个政府立下了汗马功劳,却也给临清工商业带来了很大冲击。明成祖朱棣说:“商税者,国家以抑逐末之民。”其意即在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明弘治时,大臣倪岳上疏说:“户部官员出理课钞,其间贤否不齐。往往以增课为能事,以严刬为风力,筹算至骨,不遗锱铢。常法之外,又巧立名色,肆意铢求。船只往返过期者,指为罪状,辄动科罚。商客资本稍多者,称为殷富,又行劝借,有本课该银十两,科罚劝借至二十两。稍有不从,轻者重加笞责,重则坐以他事,边船拆毁,客商船只号哭水次……其科罚者……率皆供名入己,……此等官既出部委……是以肆无忌惮。”至万历时,两宫三殿火灾,营建不资,开始增设矿税。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政府委派天津税使马堂兼任临清税使。马堂到任后,雇佣了一批打手勒索临清市民、商户,抽税罚款,贪污中饱。马堂对人民穷凶极恶的欺压和榨取,引起了临清人民的强烈不满。临清市民忍无可忍,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四月爆发了由商人、作坊主、工匠、徒工参加的反税监马堂的斗争,王朝佐是这次斗争的领袖。事件发生后,官府对群众施行镇压,明神宗诏捕首恶、“株连甚众、民多逃亡。”为保护群众免受迫害,王朝佐凛然挺身而出:“首难者我也,请独当之,勿累无辜。”七月二十日,王朝佐被杀害。 自明宣德四年(1429)临清钞关初置,中正统及成化间曾两次罢废,景泰初及弘治又两次恢复,临清钞关作为明政府沿运河设置最早的钞关之一,在经历了400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于民国十九年(1930)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成为最后一个被关闭的钞关。其他钞关已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关停。 临清运河钞关是中国古代运河税收机构的惟一典型遗存,是明清钞关兴亡的一面镜子,以其遗存文献最多、最丰富成为研究漕运史、关税史、运河文化发展史、运河城市发展史、货币史等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宝库,于2001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当地主管部门打算以运河钞关为依托建设中国税务博物馆,使之成为一处弘扬祖国优秀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孙维华 王明波 宋庆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