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恢复当年的原貌,但其原有功能已不复存在。如何合理地植入文化内涵,让其在当代重新焕发昔日风采? 古建“活化”亟待创新 万松老人塔“活化”利用值得称道。万松老人塔始建于元代,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历经战火、朝代更迭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古塔先后被酒食店、羊肉铺等占用。2010年维修工程完工,古塔仍“自锁院门”,只见塔顶不见塔身。 西城区决定依托古塔深厚的文化积淀,打造传播北京文化的非营利性公共阅读空间。具体做法是由西城区文化委等多个单位组成管委会,委托正阳书局运营管理,政府有关部门出标准、抓方向、严考核,由第三方企业和社会主体负责运营。 文委只负担院内绿化、摄像头等费用,阅览室、展陈室、图书室等主体区域由正阳书局一手打造。元代古塔变身“砖读空间”,“砖”有两层意思,一是取“专”字的谐音,读书要专心;二是揭示古塔一砖一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沉的文化积淀。如今“砖读空间”摆满1万多种图书,库存还有近4万册,免费看书,还能参观文物。爱书人在北京最古老的胡同,最古老的砖塔脚下享受阅读的乐趣(见左图),成为京城阅读的一座崭新文化地标。 “活化”须有章可遵 “活化”古建,说易行难。每栋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不同,对里面的历史建构保留程度也有所不同,改造过程必须有具体指引。 故宫旁的智珠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前年智珠寺变会所曾引起社会热议,清华大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讲师张帆著文《智珠寺凭啥不能开高档餐厅》,力撑智珠寺的文物保护和开放利用方式。 支持张帆这一态度的,是智珠寺古建筑群2013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获奖评语是:智珠寺,这座公元17世纪晚期北京的宏伟寺庙建筑群,经全面修缮,愈发显示出其丰富的历史积淀,令世人传颂景仰。修缮前,院内古建筑破败不堪,“淹没”在与其格格不入的新建筑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由私人部门发起的浩大工程始终坚持尊重古建筑本身各方面的历史价值与建筑成就。参与其中的工匠和画师以其专业技能高质量地完成了180块木制彩绘天花板的修复工作。修缮后的寺庙建筑群以全新面貌回归公众视野,并有了一项新功能,就是举办各类文化盛事和活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