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三别称:“龟城”“锦城”又“蓉城”。当年,张仪、张若依照乌龟所爬的道路修筑高七尺的城墙,还修筑东、南、西、北四门 龟城:龟书成城锦水滨 南床大诗人陆游在成都西门登张仪楼时曾写了这么两句诗:“龟书成城锦水滨,金牛路辟复通秦”。西晋词赋家左思在《蜀都赋》中赞美成都高大华丽的建筑、繁荣的经济说:“金城石郭,兼匝中区,既丽且崇,实号成都”。“成都”作为城市地名,其二字从古至今都没有变更,但它从修筑城墙那天起就有个“龟城”的别称,这就是陆游所言的“龟书成城锦水滨”。 公元前316年的事儿,秦国大将张仪、张若打败蜀开明王以后,为防止开明王残余的反攻,便在成都修筑城墙。刚筑好不久就垮了,几个月也未修好。又暴雨不断,所筑的城墙全部垮塌了,一天夜里,张仪、张若两位将军不约而同梦见一只大乌龟在成都这块地方爬行,乌龟托梦说:“将军筑城有诚意,就顺我爬行之道修筑,保证城墙不会再垮!” 次日,张仪、张若便照乌龟所爬的道路修筑高七尺的城墙,还修筑东、南、西、北四门,以及城门楼,说来也怪,这次城墙再也不垮塌了。 成都城很快修好了,形状简直像只大乌龟:东、南、西、北四门正好是乌龟的四只脚,西门修筑的张仪楼既高又大,东门修筑的张若楼虽然矮一点,但结实粗壮,每当太阳出来,东门的张若楼像乌龟的头;西门的张仪楼则像乌龟的尾;而那极不方正的城墙,则像一只巨大的乌龟。 于是,便有了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别称——龟城。 锦城:因织锦手工业出名 另外,锦城也是代指成都。这个名儿,起于蜀汉时代,比“龟城”晚四五百年,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 成都平原古住今来被誉为“天府之国”。成都很早就有比较发达的织锦手工业。扬雄的《蜀都赋》说:“尔乃其人,自造奇锦”。左思的《蜀都赋》也说:“技巧之家,百家离房,机抒相和”。南方丝绸之路就是运送成都绸缎到印度的。 三国争雄时,刘备占据成都,他首先发展的就是蜀锦,故诸葛亮说:“决敌之资,惟仰锦耳!”意思说刘备要战胜敌人,军需钱物唯一来自蜀锦。 为发展蜀锦,刘备在今武侯祠一带专门设立有官办的管理锦织的地区。常琥的《华阳国志》说,从今南门大桥直走就是锦官城。李膺在《益州记》中说:“锦城在益州南,笮桥东,流江南岸,昔蜀时故锦官处也,号锦里,城墙犹在。”这些历史记载都充分证明,当时刘备的确为发展蜀锦专设有地址、官员。 蓉城:芙蓉开花遍成都 成都还有一个别称,叫做芙蓉城,简称蓉城。由来是五代十国时期出现的,当时是蜀后孟昶执政时期。公元932年后蜀皇帝孟知祥病故,他的帝位传给儿子孟昶。这位后蜀皇帝在成都称帝32年。 孟昶称帝这32年,如若说政绩,他没有哪一样有美名的,但唯独他令成都人遍种芙蓉花树,倒成了他的功绩。其实,种芙蓉花树最先也是老百姓,而不是成都的孟昶。成都遍种芙蓉,花开似锦,从那时起,成都便因花而得其美名--芙蓉城。 时光悠悠,蓉城这名儿始终不能抹掉。孟昶当年命令栽种芙蓉是为了他开心、观赏。而人们遍种芙蓉则还有美化市容、清新空气的目的。基于芙蓉树在成都的历史影响,1983年5月26日,市九届人大常委会八次会议决定:正式命名芙蓉花为成都市市花。现在蜀都大道龙泉段,特别是金牛大道两旁,每到秋天,芙蓉花成排地迎着秋阳,或红、或白地开放,极为好看。 少城:小街小巷似蜈蚣 成都的别称还有“少城”、“太城”。有人说少城太城都是一回事儿,都是满清王朝统治时期修筑,供满人居住的。 这种说法不全面,或不完全对。宋代诗人范成大曾记载说:“少城,张仪所筑于城也。土甚坚,横木皆朽,有穿眼,土相着,不解散。”明代史学家曹学全在涉及到少城考证时,引用一位叫李石的人,他在为诗作序时说:“张仪,司马错所筑太城,自秦惠公乙巳岁至绍兴壬年,一千四百七十六年虽颓圮,所存如断壁峭立,亦学舍奇观。学舍在南,则太城可知矣。 上述史籍告诉人们,太城少城都是公元前316年前筑龟城时,同时修建的两座建在西南方向的,比龟城小得多的称为子城。可能是一座稍大,或先修好,取名便有太城,少城之分。 由此,我们便知道少城非满清时才修建,才有其名的。 这满城又叫少城。原来,满清王朝统治中国时,住成都的满人全居住在昔日少城境内,并在少城东边修一城墙与汉人分开,这城墙后来取掉,但留下名儿即今东城根街。由于少城全住的是满人,便又有了“满城”之称。 郑光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