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淮阳县羲皇故都风景名胜区内的太昊陵 引子 淮阳,是豫东平原上的一颗明珠。 淮阳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夹杂着神话色彩的伏羲之都,到后来的陈州,历史上的淮阳,三次建国,五次建都。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三国时曹植,都和淮阳这个千年古县有着不解之缘。 数千年来,淮阳的名字不断变化,从宛丘到陈州,再到今天的淮阳,沉淀下的厚重基因永远固化在了这块土地上。淮阳人谈到自己的历史,总是自豪地说:中国的历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安阳,八千年看淮阳。 数千年前,黄河冲积平原上肥沃的土壤吸引了先民们在这里定居、生存和繁衍。淮阳的历史就是从远古时期的伏羲氏开始的:相传太昊伏羲氏在这里定姓氏、画八卦……因此淮阳被称为易学源头、农耕文化发祥地和龙文化发源地;春秋时期,孔子三次来陈,讲学四年,形成了《论语》的核心思想,这里是儒家思想的聚集地;汉代,汲黯在此卧治七年;北宋时期,著名的包拯来到陈州,岳飞三次收复淮宁府…… 在繁多交融的各种文化中,具有“统天”地位的是伏羲文化。老舍之子、著名作家、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说淮阳是“人之祖,史之初,国之根,文之源”。 “天下第一陵”太昊陵 在淮阳县城龙都大道东侧,有一座占地875亩的陵寝,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陵”的太昊陵。 太昊陵,顾名思义就是“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传说是“人祖”伏羲氏定都和长眠的地方。太昊陵始建于春秋,增制于盛唐,完善于明清,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历代帝王52次御祭。 太昊陵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数理兴建,是中国帝王陵庙中大规模宫殿式古建筑群之孤例,南北长750米,分外城、内城、紫禁城三道“皇城”。全陵有三殿、两楼、两廊、两坊、一台、一坛、一亭、一祠、一堂、一园、七观、十六门。几十座建筑主要贯穿在南北垂直的中轴线上,如果把南北大门层层打开,可从南面第一道门直望紫禁城中太昊伏羲氏的巨大陵墓,俗称“十门相照”。 太昊陵南临碧波荡漾的龙湖。沿湖滨北行70米,是宽约25米的蔡河,横跨蔡河上,有一道长25米的石桥,名曰“渡善桥”,俗称“面桥”,意思是朝祖进香的善男信女和游客,来到这里已和“人祖爷”伏羲见面了。 走过桥,便是太昊陵的第一道大门——午朝门。过了午朝门,只见中轴线上主甬道青石铺设,两旁古柏参天,庄严肃穆。穿过道仪门、四象门、太极门,便是太昊陵的大殿——统天殿。建于明代的统天殿高约15米,是太昊陵内最大、等级最高的重点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龙凤大脊,屋面覆以黄色琉璃瓦。殿内有“丈八木龛”,龛内塑有伏羲像,头生双角,腰着虎皮,肩披树叶,手托八卦,赤脚袒腹。 太昊陵最深处是伏羲的巨型陵墓,据说“陵高十寻”(一寻相当于今8尺),方座边长82米,上圆下方,取天圆地方之意。陵墓前竖有一块巨型墓碑,高3.46米,宽0.8米,字大径尺,既无题跋又无年款。因此,关于碑文书者及其年代,说法不一。 据《陈州府志》记载:太昊陵在春秋时已有陵,汉以前有祠。唐宋两代,皇帝下诏置守陵户,诏示三年一祭,牲用太牢。到了明代,据说朱元璋登基后不久访求天下帝王陵寝,太昊陵位列第一,在洪武四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幸陈,御制祝文致祭”。此后,太昊陵地位日益提高,祭祀规格也相应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淮阳县成立了羲陵保管委员会,1962年、1963年先后被县、省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淮阳都会在太昊陵举办盛大的“朝祖进香”庙会,人称“人祖庙会”,当地人又称“二月会”。 淮阳庙会每年都要吸引四面八方的百姓前来,除了求神拜祖、祈求伏羲神灵的庇护保佑、祈福儿女子孙兴旺,更多的是各种演出、商品交易等。其中,一种叫“担经挑”的礼仪舞蹈是不可少的。 “担经挑”又叫“担花篮”,是一种颂扬伏羲功德的原始巫舞,舞者穿黑色服装、黑鞋绣花,黑头纱长约五尺。舞姿大致有三种:剪子股、铁索链、蛇蜕皮。这三种队形有一个共同特点,舞蹈者走到中间一定要靠背而过,身后的黑纱长尾碰绕在一起。据说这种舞蹈传女不传男,是远古时“花龙会”流传下来的。 如今的太昊陵庙会,规模更加宏大。庙会期间,每天有十数万人,最多时有20余万人。2008年,以“单日参拜人数最多(约82.5万)的太昊陵庙会”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三皇之首功绩多多 伏羲是谁?他究竟是人还是神?他的故事和传说是神话还是史实?淮阳县史志办主任尹向华对此的回答是,伏羲是人,他的故事并不是神话,而是夹杂着神话的史实。“伏羲是传说时代的人物。但传说是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伏羲的故事是历史传说,而不是神话。”尹向华说,由于年代的久远和史籍的缺失,再加上后人的演绎和传说,历史上真实的伏羲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很难给一个正确的答案,不过通过梳理,这位伟大的先民祖先的形象,已经不再模糊。 伏羲所在的时代,一般都认为是在8000年前,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又被称为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也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也有记载为伏牺。 据说上古时代,东方华胥国有个叫“华胥氏”的姑娘,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去游玩,偶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就有了身孕,怀孕十二年后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有蛇的身体和人的脑袋,取名为伏羲。伏羲的这个身世当然只能作为神话来理解,不过他的身份是确定的,那就是“三皇之首”。俗称的“三皇五帝”中三皇究竟是哪三个?不同的史籍有不同的说法。《辞源》上说的是:伏羲、神农和黄帝;《白虎通》认为是伏羲、神农和祝融;《史记》中认为是伏羲、女娲和神农……尽管名单各异,但大多史书都把太昊伏羲氏列为三皇之首。 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太昊伏羲氏……元年继位都宛丘。”而《五帝纪》等史籍也认为,伏羲在宛丘定都。宛丘,就是今天的淮阳。根据《晋书》的记载:“陈城南道东有宛丘。”《太平寰宇记》也记载:“宛丘在(陈)县东南。” 1979年至1980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淮阳县城东南4公里的“平粮台”进行考古发掘后得出结论:这里就是史书记载的“伏羲都宛丘”的宛丘。因此,淮阳,曾是伏羲的都城所在。 作为华夏先民最早的“王”,伏羲带领他的子民进行了一系列生活、生产的变革,这些变革开始向着文明时代迈出了步伐。 据史料记载,伏羲“造罔罟”。据说伏羲从蜘蛛结网中得到灵感,以网捕鱼,发展渔业;以网捕兽,加以饲养驯化,发展畜牧业;伏羲“以田以渔”,带领臣民开始了农耕种植;伏羲“制杵舂,万民以济”,发明杵或研磨器以加工食物,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伏羲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伏羲还“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这种“书契”应当是一种简单的符号,也是后来汉字的萌芽;伏羲还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借鉴…… 此外,八卦也是伏羲发明的。伏羲八卦中所蕴含的“天人谐和”的整体性、直观性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原点。 种种功绩,不一而足,在那个充斥着野蛮与原始的时代,伏羲带领着先民们一步步走出洪荒,走向文明,这就是后世纪念伏羲的意义所在。 说文解字 “淮”,形声字,从水、隹(zhuī)声。“隹”是短尾鸟,这里可能仅用来表示字音,而与字义无关。殷墟甲骨文中的“淮”字,或左水右隹,或左隹右水,正反无别。后世则固定为左水右隹。汉字隶变时,像水流形的水旁简化作三滴水状,而为今字所本。“淮”字本义应指水名。水名之“淮”比较著名者有三,其中之一是指古代的四渎之一,即今称作淮河者。《尔雅·释水》:“江河淮济为四渎。”《说文解字》:“淮,水。出南阳平氏桐柏大复山,东南入海。”甲骨金文中的“淮”多用作族地名,如“己亥卜,贞:王毖于淮,往来亡灾”(《甲骨文合集》36642),意思是说,在己亥这天举行占卜,贞问道,商王要对淮地或淮部族镇敕戒毖,往来是否无灾害发生。 “阳”字出现得很早,殷商甲骨文中就有了这个字。在从殷商甲骨文到后世隶楷阶段的漫长时期内,该字一直都是从阜、昜声,是个形声字。汉字简化后,该字从阜、从日,则是个会意字。若依许慎等人的观点,“阳”本义当为“高明”,指高处阳光照得到的地方。而据《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因此,也有学者认为“阳”字本义当指山南。其实,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山之南就是高处阳光照得到的地方,两种含义均视为本义并无不可。水之北与山之南一样,都是阳光可以照得到的地方,所以“阳”字引申可指水北。 解说专家: 齐航福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文学博士、古文字学专家 策划文体新闻中心执行记者朱金中文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