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不是一座城市的全部文化内涵,却是文脉渊源的点睛之笔。作为仅存的明代梁架斗拱结构古建筑,沧州文庙从2009年启动了沧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古建修缮工程,力争延续这传承了600年的历史脉搏。2013年元旦前,文庙将恢复明代规模,并正式开放。昨日,记者独家探访了修缮现场。 历经600年风雨 文庙在哭泣 沧州文庙位于沧州市运河区,紧挨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虽曾进行过17次修缮和扩建,但大部分古迹因为历史原因被毁坏,包括沧海文明坊,万仞宫墙及仪路、礼门、八字墙、棂星门等主要建筑都不复存在。保存下来的大成殿、明伦堂、名宦祠也毁坏严重,木结构腐朽,瓦件脱落,条石松动,历经600多年风雨的明代建筑群——文庙曾是一片屋檐塌落,满院落叶荒草的景象。 沧州史上规模最大的古建修缮工程 “2009年启动至今,文庙的复建修缮已基本完成,为了安全起见,修缮期间,我们是谢绝参观的。”昨日,陪同记者前往文庙修缮现场的沧州市文物局工作人员郑志利这样说。 文庙坐北朝南,共三进院,一进院设东、西厢房,二进院设东庑、西庑,三进院设东、西厢房,中轴线上戟门、大成殿、明伦堂三座大殿是保存较好的明代建筑,保留着明代建筑风格,建筑布局和建筑形式都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和精髓。 “此次对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名宦祠及东庑、乡贤祠等进行了修缮;沧海文明坊、万仞宫墙及仪路、礼门、八字墙、棂星门、泮池和状元桥都是复建的,说它是沧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古建维修,百年一遇一点也不为过。”郑志利告诉记者修缮过程十分艰难,比如按照历史图载,沧海文明坊有几根十几米高的大柱子,可目前这样的木料基本已无处可寻,“最后,施工单位想尽办法才找到了美国松。” 明代彩绘珍贵如明珠 如果说沧州文庙是研究明代建筑史和儒学发展史的实物资料,是地方建筑中的珍宝,那么明伦堂内梁架上明代彩绘和明清时期题记则是珍宝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记者在明伦堂看到,屋内梁架上的旋子彩绘具有典型的明代特征,虽然有些斑驳脱落,但是大部分的色彩与线条却依旧明晰亮丽,令人惊艳。“我们在修缮过程中对彩绘进行了格外的保护。”郑志利说,在明伦堂屋顶修缮时,古建专业维修人员在屋顶外搭了棚子,因为阳光、灰尘、潮湿都会对彩绘造成新的损伤,“修缮工程后期,我们还将采用传统方法对彩绘上的灰尘进行清洁,并请国家级的专家采用科技手段予以保护,阻止其继续老化。”所谓的传统方法就是用面和成团在彩绘上轻轻滚动来清洁灰尘。 恢复明代建筑规模令人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元旦前开放的文庙将恢复到明代鼎盛时期的建筑规模,郑志利告诉记者,这归功于在文庙修缮过程中的两次重大考古发现。“我们在文庙西侧发现了青砖墙基,由一进院断续延伸至三进院,根据墙基厚度、砌筑状况及垫土层内出土遗物推断,应为明代晚期文庙建筑墙基,这一重大发现,充分说明文庙建筑经多次修建规模变小,此次复建修缮工程文庙东西各外扩1.5米,正是恢复了明代晚期文庙建筑规模。” 将展示沧州历代名人 文庙复建修缮项目竣工后即将进入文庙陈列布展工程。展陈以祭孔为主,辅以儒学思想精髓及中国科考制度、沧州历代科考进士以上名录、乡贤、名宦、文庙石刻等内容。记者昨日拿到了陈列内容,为读者超前解密。在文庙一进院的名宦祠主要介绍自汉代至清,曾莅任沧州这块热土的历代名宦;乡贤祠主要展示自周代至清代,沧州哺育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类优秀儿女和历代乡贤。 二进院的主建筑大成殿内塑孔子和四配像以及七十二先贤线描木刻像;东庑主要展示历代科举制度史和沧州自唐代以来,涌现出的科举人才;西庑复原古代讲学授课场景(即国学讲堂)及孔子生平学术思想展。 三进院明伦堂主要展示沧州文庙的历史;东配殿(兴诗斋)陈列祭孔时所用乐器;西配殿(立礼斋)墙上为线描石刻《孔子圣迹图》,室内展示文庙此次修缮中出土和历年出土、征集的文庙石刻;东配房(四宝堂)主要展示古代科举文房用具;西配房(三元馆)设“连中三元”、“穿状元服”等游戏类祈福项目。 文/图 本报记者 姚文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