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晋阳古城的兴衰史(1)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山西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晋阳”之名久矣。据《世本》记载,相传夏禹曾初都晋阳,后迁平阳(今山西临汾)、安邑(今山西夏县)。“晋阳”是春秋晋国赵氏家族的封地。赵氏始于周穆王时期,造父受封于今山西省洪洞县赵城,以食邑赵为氏。赵氏传到春秋时的赵夙开始仕晋,为献公之御。公元前661年,以功受封耿大夫。其子赵衰,随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19年。晋文公归国执政后,赵衰任上军佐,赵氏开始入卿之列。从此,赵盾、赵朔、赵武、赵成、赵简子、赵襄子等七世,均为晋国执政卿,历文公、襄公、灵公等十一公,前后执掌晋国政事达180多年。我们所讲的晋阳城,是指晋定公时期执政的正卿赵鞅(简子)于春秋晚期,即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97年建筑的晋阳城(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一带),到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灭北汉,晋阳城被毁,历时1500多年。晋阳城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城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知伯后,晋公室已名存实亡,三家分晋已成定局,晋阳开始成为赵国的初都。这时,赵简子已不在世,由其次子赵毋恤(襄子)继承卿位。赵国在晋阳建都53年,后迁中牟(今河南鹤壁)、邯郸(今河北邯郸)。之后,晋阳城先后为秦太原郡(秦襄王三年置、“太原”之名始于此),西汉韩国、代国、并州刺史部(汉武帝时置,太原称“并州”始于此),三国魏与西晋太原国,后赵太原郡、并州刺史,北魏、东西魏太原郡,北齐别都,隋代太原郡,唐代北都(北京),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等国(郡)的治所或发迹处。
    晋阳在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如著名的韩、赵、魏灭知伯的“晋阳之战”,导致三家分晋,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汉文帝刘恒“龙潜”晋阳16年;高欢以晋阳为基地,征战四方,创建北齐政权;李渊、李世民父子晋阳起兵,建立大唐。晋阳无论在政治或军事战略上,都在我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