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北京的王府保存至今的已经为数不多了,尤其是清代早期王府建筑更是少之又少,而宁郡王府这个在清代并不算显赫的王府却保存了下来,尤为珍贵的是它的建筑保持了乾隆朝以前的建筑构架和风格,且王府原主体格局保存基本完整,是北京难得的王府建筑。另外,初封的宁郡王还是一位养花专家,开创了北京菊花的新品种,时至清末王府更是见证了政局的巨变。 王府正殿的回廊,斗拱和平板枋比例,月台的设置,都是典型的清代早、中期王府银安殿的形式和风格…… 戊子年腊月廿五,正是这一年中的“大寒”节气,从东单路口一路向北,寻访坐落于北极阁三条的宁郡王府。一路上不时有汽车、自行车擦肩而过,街头小店里响着喜气洋洋的颇有春节气氛的音乐,招徕着南来北往的年根儿底下采办年货预备回家过年的人们。小巷不深,三五分钟光景的路程,但见左手“国家话剧院”的牌子,院门口立着“宁郡王府”的石碑。坐落于斯的宁郡王府,似乎失去了昔日的侯门绣户的气派,细细的晾衣绳上晾晒着被褥床单,灰色的小猫噌地一声蹿上房顶,偶尔有一只喜鹊在院中的老杨树上落一落。原来这铁富贵终不是一生铸定,“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据《乾隆京城全图》上描绘的宁郡王府的全貌,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王府的格局及单体建筑情况,从图中看王府分为中、东、西三路,其中中路为主要殿堂所在,从南面开始,依次为府门、正殿、寝门、正寝殿(也称神殿)、后罩房及其各自的配房;东路由四进院子组成,建筑规模稍逊于中路,应该为王府眷属生活起居区;西路由五进院落组成,建筑规模更逊一筹。此外,王府东部还有一块空地,就是上面推测的宁郡王养菊之处,也可权且算作其花园了。到了清朝后期,王府的位置一直没有变化。只是传说宁郡王府曾经失火,尔后为了镇火特意修建了一座北极阁,取北极生水以镇火。而这座北极阁据史料记载也确实存在,《燕都从考》引《都市从考》“北极阁在东单牌楼东,南至栖凤楼,北至新开路,西至怡王府东墙”,上文已经说过宁郡王的后代承袭了怡亲王爵,故其所说的“怡王府”就是宁郡王府。从以上的记载可知,宁郡王府可能真的曾经失火,而至于这次失火对宁郡王府造成多大的损坏,没有记载。但是,通过推断也不难得出火不大的结论,因为我们没看到任何关于宁郡王府因失火重建,或者关于着火后宁王府主要殿堂重建的记载,所以这次着火没有造成宁王府的大伤害,宁郡王府一直基本保持了初建时的建筑格局和样貌。但是,北极阁的名字却一直沿用,从而成了宁王府所在这条胡同的名字。 宁郡王府现存建筑基本保持了《乾隆京城全图》上所描绘的格局,尤其是中路的主要殿堂和东路部分建筑仍保持了清代中早期建筑原型。但是单体建筑上也稍有变化,乾隆时期正殿两侧的配房改建成配楼,后罩房也改成了后罩楼,这一变化推测大概是在上文中所说的王府主人继任亲王后,王府由原来的郡王府升为亲王府后按照亲王府的规制改建的,而主要殿堂没有变化。建国后,该府成为单位宿舍,也没有什么大变化。 (责任编辑:admin) |